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最新院士增选结果,中交集团技术总监、首席专家汪双杰成功当选,成为该领域又一位顶尖学术权威。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其个人科研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中交集团在工程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拥有3名全职院士,在建筑央企中位居前列,充分展现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科技硬实力。
汪双杰1962年出生于安徽,1983年投身工程事业,现任中交集团首席专家,同时担任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及青海花石峡冻土公路工程安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主任。作为我国冻土公路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他深耕青藏高原冻土公路研究与实践四十余载,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推动我国冻土公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行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科研成果方面,汪双杰团队建立了在役公路病害处治与新建公路融沉防控的完整理论、技术和标准体系,成功破解强吸热沥青公路不均匀融沉大变形防控这一国际性难题。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6项、一等奖12项,并荣获国际路联(IRF)全球道路成就奖等国际荣誉。他主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部,出版专著9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1件,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
在工程实践领域,汪双杰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青藏公路、共玉高速公路等30余项重大工程科研设计。他突破强吸热沥青公路下冻土地基超2米大融沉防控技术瓶颈,构建了我国多年冻土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体系,并创建了道路工程领域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冻土公路方向唯一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其团队提出的20厘米变形控制标准下路基防融沉关键尺度理论,填补了行业空白;研发的在役公路融沉病害主动长效处治技术,使青藏公路病害率降低50%,延长全球首条沥青公路使用寿命30年以上;创立的新建公路融沉变形能量平衡防控技术,引领国际冻土融沉防控范式,建成冻土高速公路示范工程,为全球高寒地区公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除科研成就外,汪双杰还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多项个人荣誉,并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他的当选,不仅强化了中交集团在“五全四大五型”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优势,更为企业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示范引领作用将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