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广州车展:合资品牌放下身段,借本土科技开启“自救”新征程

   时间:2025-11-23 04:40:4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期举办的广州车展上,合资品牌汽车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曾经凭借品牌优势轻松占据市场的合资车企,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纷纷开启“自救”模式,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5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渗透率仅为7.4%,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5%大幅下滑至32%。这一变化让合资品牌意识到,若不及时转型,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它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开始在智能科技和产品定位上发力,试图补齐短板。

在智能化方面,合资品牌选择与中国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借助本土力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东风日产此次车展带来了首款插混车型N6,同时将华为鸿蒙座舱引入天籁车型,推出天籁・鸿蒙座舱版,售价区间为12.99万 - 15.79万。这一举措展现出十足的诚意。实际体验中,鸿蒙座舱5的表现可圈可点,15.6英寸的2K大屏操作流畅,语音响应迅速,调节座椅等操作几乎零延迟。作为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版实现了“油电同智”,既保留了天籁舒适的大沙发座椅和底盘,又弥补了智能化方面的不足,对注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颇具吸引力。

广汽丰田的铂智7更是将智能化提升到新高度,采用了“华为 + 小米”的组合。该车不仅配备华为鸿蒙座舱5和DriveONE电驱系统,还接入了小米“人车家”生态。用户在下车前只需一声指令,就能提前开启家中的空调,这种全场景体验以往只有新势力品牌才能提供。在智能驾驶方面,铂智7搭载Momenta的端到端大模型,可覆盖城市和高速的高阶辅助驾驶场景,再加上15万左右的起售价,大幅降低了合资车的智能门槛。

除了在新能源车型上发力,合资品牌也没有忽视燃油车市场。考虑到部分消费者对燃油车的偏好,它们开始为燃油车进行智能化升级。大众与卓驭科技合作推出的IQ.Pilot辅助驾驶系统,专为燃油车打造。2026款帕萨特Pro、途观L Pro、揽境等车型均可选装该系统,顶配车型免费配备,选装价格仅需5000元,性价比极高。这套系统秉持“人机共驾”理念,在高速上能自动导航变道、智能避障,上下匝道时还会自动调节车速过弯。即使驾驶者临时干预变道,系统也不会直接退出,而是重新规划路线。它仅依靠双目摄像头就能实现360°感知,无需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让燃油车用户以较低成本就能享受省心的辅助驾驶体验。

别克也有类似举措,至境L7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智能驾驶决策逻辑更符合中国人的驾驶习惯。其新能源旗舰MPV至境世家则聚焦健康需求,首发的“五恒”健康座舱(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可智能调节车内环境,精准满足商务和家庭用户的痛点。

在合作模式上,合资品牌也从简单的科技联名向深度平台合作转变。马自达与长安汽车合作,基于EPA平台推出首款SUV——EZ - 60,摆脱了以往“小众冷门”的形象,平台技术更贴合中国市场的路况和用户需求。这种合作并非简单的技术授权,而是涵盖商品企划到开发验证的全流程协同。广汽丰田更是让中国首席工程师主导下一代汉兰达、赛那等核心车型的开发,不再照搬海外版本,而是精准对接中国用户需求。铂智3X上市后月销稳定破万,便是这一策略成功的有力证明。

合资品牌的核心优势,如扎实的机械素质、可靠的品控和多年积累的口碑,依然存在。过去它们因反应迟缓、不了解中国用户需求而处于劣势,如今主动放下身段,拥抱中国科技,与本土供应商合作,找到了正确的转型方向。不过,这种跨界合作的效果还需时间检验,例如鸿蒙座舱在燃油车上的长期稳定性、不同生态系统的适配流畅度等,都是用户后续关注的重点。但至少从广州车展来看,合资品牌已迈出积极改变的步伐。

对于消费者而言,合资品牌的转型无疑带来了更多选择。未来,消费者无需在合资品质和智能体验之间纠结,15万左右就能买到合资大厂出品且科技配置丰富的车型,购车选择将更加丰富多样。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