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启动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迎新进展

   时间:2025-11-23 08:57:1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宣布,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正式进入商用试验阶段,标志着空天地一体化万物互联进程迈出关键一步。这项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互联的低速数据业务,将重点为车辆、船舶、工业设备等提供广域覆盖服务,试验期设定为两年,旨在培育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生态。

据技术专家介绍,卫星物联网单次数据传输量虽小于手机网络,但其覆盖范围可突破地理限制,特别适用于偏远地区、海洋及空中场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指出,该技术将催生规模化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物流追踪、油气管道智能监测、远洋船舶状态传输等领域。业内测算显示,商用试验将带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等产业链环节快速发展,形成千亿级市场空间。

湖南某卫星制造企业负责人透露,其生产线已具备年产150颗500公斤以下卫星的能力,产品可应用于遥感、通信及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这种产能规模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为国际商业航天合作提供了可能。随着试验推进,预计未来三年我国将新增数百颗物联网卫星发射需求。

在能源领域,我国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机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该机组自2020年开工建设,历经五年完成核燃料装载与并网调试,预计12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作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标杆项目,漳州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机组。其中1号机组已安全运行超过88亿度,3、4号机组处于土建安装阶段,5、6号机组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基地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将突破600亿度,相当于满足厦门、漳州两市用电需求的75%,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00万吨。

项目总工程师表示,"华龙一号"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漳州基地的建设经验将为后续核电项目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清洁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基地建设团队正在开展2号机组系列性能验证试验,确保机组满足长期稳定运行要求。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