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数据中心展上,一款全球首发的5MW高速柴油发电机组引发广泛关注,其研发企业潍柴动力由此成为行业焦点。这家传统柴油发动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正通过技术革新与战略转型,在AI时代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作为全球重卡发动机市场的领军者,潍柴动力曾凭借动力总成、工程机械等业务构建起庞大的产业版图。2024年企业营收规模达2157亿元,但近四年始终在2200亿关口徘徊。数据显示,2022年营收曾骤降至1752亿元,尽管后续两年逐步回暖,却未能突破2021年峰值。这种增长停滞的背后,折射出传统业务面临的深层挑战。
企业业务结构高度依赖重卡、工业物流等周期性行业,动力总成与智慧物流两大板块长期贡献超80%营收。随着国内柴油机市场趋于饱和,2023-2024年重卡年销量维持在90万辆左右,且主要依赖出口拉动。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增速持续高于营收增速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压缩了研发投入与产能升级的空间。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迫使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面对行业变革,潍柴动力选择将AI算力基础设施作为转型方向,构建起"大缸径发动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大缸径发动机领域,企业通过2009年收购法国博杜安完成技术切入,随后组建顶尖研发团队持续攻关。2021-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200亿元,最终推出覆盖18kW至5000kW功率段的M系列平台产品。
其中2024年问世的20M55柴油发动机,以4550kW单机功率打破全球纪录,成功打入高端数据中心市场。2025年上半年,该系列发动机累计销量突破5000台,数据中心用机型同比增长491%,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这种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企业627亿元货币资金提供的坚实支撑,确保了持续迭代的能力。
在能源供给端,潍柴动力另辟蹊径布局SOFC技术。针对AI数据中心高能耗痛点,企业自2018年启动研发,2023年推出的商业化产品实现92.55%的热电联产效率,创全球新高。该技术不仅发电效率远超传统方案,更具备低碳环保优势,迅速获得市场认可。2024年,企业先后完成向陕西燃气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的系统交付,2025年通过与Ceres签署制造协议,打通全产业链布局。
这种转型策略并非简单跨界,而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延伸。通过将传统发动机技术优势与新能源领域创新结合,潍柴动力正在重构业务增长逻辑。随着数据中心市场持续扩张,其双轨布局不仅帮助企业摆脱行业周期束缚,更建立起适应AI时代的技术壁垒与市场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