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电车锂离子电池无需深度充放激活,正常用就行,别瞎折腾!

   时间:2025-11-25 10:40:0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位新能源车主的经历引发了关于电车电池保养的讨论。这位车主提车后,受传统镍氢电池使用经验影响,坚持对新购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深度充放操作——将电量完全耗尽后再长时间充电,并重复多次。然而,这种看似“精心保养”的行为,却在两个月后导致车辆续航能力明显下降。经4S店检测,电池过度损耗的根源正是这种违背现代电池特性的操作方式。

关于电池寿命的认知误区在车主群体中普遍存在。某维修技师展示的检测数据显示,频繁深度放电的电池,其内阻增长速度比正常使用的电池快37%。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操作可能影响质保权益——多家车企的保修条款明确规定,因不当使用导致的电池故障不在免费维修范围内。有车主因长期将电量耗至0%才充电,最终引发电池鼓包问题,在维权过程中遭遇了保修条款限制。

电池寿命的核心指标是充放电循环次数,但这个概念存在认知偏差。行业专家解释,锂离子电池的完整循环是指累计放电100%电量,例如从50%充至100%再使用至50%,仅计为0.5次循环。过度追求"充满"或"耗尽"反而会加速电极材料的老化过程。建议车主采用"浅充浅放"策略,保持电量在20%-90%区间,这种使用方式能使电池寿命延长40%以上。

消费者对电池保养的焦虑催生了大量网络谣言。某汽车论坛的调查显示,68%的车主曾尝试过至少一种非官方推荐的保养方法,其中"首次充电需满12小时"的误导性说法流传最广。实际上,现代电池管理系统(BMS)会自动平衡电池单元状态,过度充电反而可能触发保护机制。某品牌技术总监形象地比喻:"就像智能手机不需要首次充电激活一样,电车电池的出厂状态已经是最优的。"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