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01810.HK)今日股价表现强劲,盘中涨幅一度扩大,最终收涨4.97%,报40.58港元,成功站上40港元整数关口。市场交投情绪明显回暖,成交量较前几日显著放大。此前该股在9月26日至11月20日期间累计跌幅超过36%,此次反弹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
推动股价回升的核心因素是公司创始人雷军的增持动作。根据港交所披露文件,雷军于近日通过场内交易增持260万股公司股份,涉及资金超1亿港元,平均成交价约38.58港元。此次增持后,其持股比例提升至23.26%,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市场分析认为,大股东增持通常被视为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
针对近期网络流传的"电池产线起火"传闻,小米官方发布详细说明进行澄清。公司表示,相关事件发生于2024年设备调试阶段,当时一名操作人员在手动调试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运输电池包的AGV与设备发生碰撞,造成电芯表面划伤并引发短暂明火。由于应急响应及时,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影响其他生产区域。公司强调,该事件与电池设计、材料或制造工艺无关,所有量产车型均严格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关于网络流传的"事件墙展示"视频,小米核实后指出,相关图片实为设备调试阶段的问题管理看板,所有记录问题已在量产前完成整改,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公司表示,将持续优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最高安全标准。
投行高盛最新研报对小米的技术布局给予高度评价。报告指出,小米近期全面开源的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成功整合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技术,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实现高效运作。同时,公司推出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超级自动驾驶(HAD)增强版已积累约47.3万活跃用户,累计辅助驾驶里程突破3亿公里。高盛分析认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从初期高精地图方案迭代至当前整合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的端到端架构,决策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公司计划2025年投入逾70亿元用于AI研发,高盛预期未来几个季度小米将披露更多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动"人车家全生态"协同发展。基于上述判断,该行维持对小米"买入"评级,目标价53.5港元,认为当前股价风险回报水平仍具吸引力。市场人士指出,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或成为小米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