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首批质保到期,新能源汽车电池何去何从?

   时间:2024-12-01 11:12: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央视网深入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两个关键问题:衰减与脱保。自2016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池,享受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随着这一期限的临近,首批质保期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正逐渐步入“脱保”阶段,引发了车主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不禁要问:这些动力电池还能继续使用吗?过了质保期,是该换电池还是换车?

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寿命,一直是车主们关心的焦点。多位2016年前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反映,他们的车辆动力电池衰减明显。据行业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新能源乘用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动力电池的寿命大约在8至10年之间。然而,不同品牌和车型的电池寿命差异显著,使用周期里程从10万公里到30万公里不等。专家指出,电池的寿命主要受充放电循环次数影响,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左右,而三元锂电池也能达到2000次以上。这并不意味着电池达到这些次数后就无法使用,而是指电池容量降至初始容量的80%,虽然继续使用,但续航里程会明显减少。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高级专家赵志伟表示,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共同决定了其使用期限。按照每周1至2次的充电频率,动力电池使用8至10年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电池的实际寿命还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情况。那么,过了8年的动力电池还能不能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内乘用车事业部技术总工雷万波建议,车主应在8年后找专业机构对整车及电池进行健康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电池的去向。如果电池工况良好,可继续使用;若达不到整车使用标准,但仍有利用价值,可选择梯次利用;若已无利用价值,则进行材料回收。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整车的20%以上,更换成本较高。那么,能否维修呢?二手车鉴定师肖程指出,维修电池存在风险,拆开后重新密封的电池,其密封性和匹配性都不如原装电池,可能导致电压不稳等问题。面对质保到期,部分新能源车主可能会考虑换车,但新能源汽车在二手市场的行情如何呢?记者在广州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了解到,虽然消费者对二手新能源汽车感兴趣,但电池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售价。使用5年以上的新能源车,因电池衰减明显,续航里程大幅缩短,售价大幅下降,使用七、八年的新能源车只能卖到新车价格的两、三成左右,且市场接受度不高。

对于首批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换车还是换电池成为难题。部分4S店建议,由于电池更换维修费用高昂,以旧换新可能更为划算。那么,汽车行业应如何更好地保障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建议,动力电池企业、主机厂、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维修企业应共同搭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售后服务体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开始普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服务,并将质保政策门槛降低,以吸引消费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要实现“车电同寿”仍有难度。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指出,虽然少数车企宣传了“车电同寿”的概念,但这是基于理论上的循环次数。在实际使用中,电池会经历各种工况的考验,寿命衰减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主流的电池技术仍是液态电解液锂离子电池,技术水平尚无法保证“车电同寿”。虽然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正在研发中,但尚未大规模应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