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迪的世界里,创新与传统并行不悖,这一理念在新款Q6 e-tron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生动展现。这款车型源自PPE平台,与保时捷Macan及全新奥迪A6 e-tron共享技术基因,其核心在于电动机与动力电子系统的完美融合,而这些关键部件均源自匈牙利杰尔市的奥迪工厂。
杰尔,这座拥有13.3万人口的城市,古典与现代交织,是奥迪发动机工厂的所在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动力总成制造基地。自1993年在这片绿地上拔地而起,工厂经历了从80万平方米到510万平方米的扩张,员工数量从82人增长至1.2万人,年产能高达160万台发动机。这里不仅是技术的摇篮,更是创新与效率的典范。
穿上红色工人制服,踏入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魅力的世界。在这里,Q6 e-tron的电动机——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都在精心打造中。明天,这些电动机将带着电池,在因戈尔施塔特完成整车的组装。安全,是这里的第一要务,每一位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穿戴防护服,遵循指定路线,小心谨慎,不容有失。
电动机的生产,不仅关乎精密,更蕴含大量高科技。转子、定子及外围设备,每一处都体现了高转速、小公差、精细控制的设计理念。Q6电动机采用的干式油冷却系统,通过泵循环油路,精确冷却负载部件,提升效率与稳定性。发卡定子绕组的精确生产,更是一门科学,每个定子包含226个发卡、235个焊接点和140米长的铜线,每一步都凝聚着专业与匠心。
激光焊接,是电动机生产中的又一亮点。每对针脚的焊接周期仅为150毫秒,速度之快,需要通过高速摄影才能捕捉。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哲学思考。在机器人的精确编排下,人类的热情与专业同样不可或缺。工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展示着电动机转子和定子的组装过程,每一步都透露出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电池组装,是另一项关键工序。在72台机器人的协助下,300名员工每天组装多达1000个电池组,实现了92个步骤中的90%自动化。从均匀涂抹导热膏到连接插头的检查,每一步都力求完美。为了确保连接的一致性,部门负责人发明了专利压力夹钳,确保每一次夹紧都力量均匀。在工人的监督下,电缆线束和充电口的插接也需精准无误,每一处细节都关乎最终的质量。
在因戈尔施塔特,仪表盘的安装同样重要。大约八名工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两小时轮换一次,以保证工作效率与员工的身心健康。驾驶舱的安装尤为关键,因为它决定了接缝的位置与整体美观。在这里,质量与灵活性并重,每一次操作都力求尽善尽美。最终,当底盘与车身完美结合,一辆辆崭新的Q6 e-tron驶出生产线,准备迎接它们的世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