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末,上海迎来了2025年AIAG亚太质量及可持续峰会,这场盛会汇聚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精英,共同探索汽车行业的最新趋势、标准制定、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前沿议题。峰会不仅为各方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是见证了中国汽车制造业从“量”到“质”的华丽转身。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一极,中国不仅在产量上独占鳌头,更在质量上实现了飞跃,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此次峰会以“标准引领·创新驱动·绿色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中,如何通过标准制定、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业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质量成为了推动这一历史性跨越的核心引擎。
峰会期间,一场以“立足中国,服务全球”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同步举行,吸引了来自汽车工业行动集团、国际汽车工作组、认证机构、全球培训与发展机构、跨国汽车制造商以及相关部门的众多专家参与。会议围绕全球汽车供应链的交叉性,就如何提升中国汽车整体质量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经以“世界工厂”的形象闻名于世,但规模扩张的背后却隐藏着质量意识的缺失。然而,随着“质量强国”战略的提出,中国汽车制造业开始觉醒,踏上了从“量”到“质”的转型之路。如今,中国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已在海外多国开展本地化运营,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正逐渐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AIAG首席执行官Matthew Pohlman在峰会上表示,中国车企的出海不仅是市场拓展,更是技术标准与质量体系的全球化输出。AIAG将通过数字化工具升级和跨区域培训,助力企业构建“全球统一标准,区域灵活适配”的竞争力。同时,他还指出,中国目前车辆出口已占据全球汽车产量的30%以上、全球电动汽车的50%以上,AIAG将积极协助中国车企使用质量管理工具,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实现各地区产品开拓的无缝对接。
在圆桌会议上,来自Plexus的代表也分享了其在中国OEM和供应商全球业务展开中的经验。他表示,全球规范化的标准对于中国企业出海至关重要,采用质量工具、拥有当地本土化的培训是满足其全球增长需求的关键。Plexus凭借其全球各地的培训师,以当地语言或国际通用英语为主机厂提供全球化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传递的丢失,实现了培训的一致性与标准化。
作为主机厂代表,福特公司的陈晋博士也分享了福特Q1认证在中国供应商海外市场拓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通过10年的努力,中国供应商群体的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中国制造的车型在福特内部的“福特最佳”排名中占据了前1/3的位置。如今,中国工厂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已经开始反哺全球市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蒋阿芳主任也表示,AIAG的质量管理工具已在全球各地区得到验证与实施,而CAICT则可以通过自身通讯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将其更好地为全球各地OEM开展质量体系的联动。双方将在新的质量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质量管理系统、网络安全和软件等方面,共同支持中国OEM和供应商走向全球市场。
中安质环认证中心作为中国两家认证公司之一,在短短两年内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安质环认证中心立足于本土,面向国际,已在巴西设立分公司,并服务于巴西100多家客户,同时覆盖墨西哥等北美国家。在东南亚市场,中安质环认证中心也积极对接认证越南、泰国等部分客户,助力中国车企和供应商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