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3家上市车企的2024年度财务报告部分关键数据得以披露,特别是应付账款及其周转天数,这两项财务指标如同透视镜,深刻揭示了各车企的经营现状与潜在挑战。
在应付账款及票据方面,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分别以2440.27亿元和2411.44亿元的规模占据了榜单的前两位。这一巨额数字不仅彰显了这两家车企在产业链中的强大议价能力,同时也意味着它们能够有效利用供应商的资金来支持自身的运营与发展。然而,这也带来了潜在的偿债压力,一旦资金链出现波动,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相比之下,海马汽车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仅为9.43亿元,位列13家车企之末。这一数据可能反映出海马汽车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弱,或者其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低。
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方面,海马汽车以270.41天的高周转天数位列榜首,北汽蓝谷和小鹏汽车分别以247.74天和232.79天紧随其后。这意味着这些企业能够更长时间地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身的资金压力。然而,这也可能引发供应商的不满,进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
而广汽集团和比亚迪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则相对较短,分别为107.78天和127.23天。这表明它们的资金周转速度较快,能够及时支付供应商的货款,从而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这也可能意味着它们未能充分利用应付账款的资金杠杆作用。
对于应付账款或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高的企业而言,潜在的经营风险不容忽视。长期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可能导致供应商减少供货、提高价格,甚至中断合作,从而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产生不利影响。高额的应付账款还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市场环境恶化,企业销售收入下滑,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账款,进而引发债务危机。
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补贴退坡的背景下,一些新能源车企如果仍维持高额的应付账款,可能会在资金周转上陷入困境。因此,各车企需要在利用供应商资金支持自身发展和维护良好供应链关系之间找到平衡,合理控制应付账款规模和周转天数,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各车企也呈现出不同的策略与态势。一些企业通过优化库存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而降低财务风险。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来缓解资金压力,但这也需要它们在维护供应链稳定性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体来看,13家上市车企在2024年度的资金运作和供应链管理上各有千秋。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合理控制应付账款规模和周转天数,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