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喧嚣逐渐退散的上海车展上,汽车行业终于找回了它应有的焦点位置。此次车展,合资车企丰田与大众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摆脱了过往营销迷雾的笼罩,更展现出体制与产品上的重大突破,仿佛预示着行业转型的曙光正在破晓。
丰田与大众的变革,不仅是对技术路线的重新选择,更是全球化趋势减弱与本土力量崛起背景下,跨国车企主动求变的必然结果。丰田通过推出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实现了研发决策权的下放与本土化研发的强化。这一举措,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切开了束缚丰田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枷锁。
在ONE R&D体制下,丰田将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力量整合,构建起独立的中国研发体系。而RCE体制,则是将车辆开发的决策权交给中国工程师,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这一变革,让丰田中国业务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事实上,丰田的本土化尝试早已开始。在RCE体制正式推出前,丰田已与两家合资公司携手研发了多款电动车型,如丰田bZ5和铂智3X。这些车型在性能与设计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赢得了外界的广泛认可。未来,丰田将如何吸引消费者在同价位、同级别车型中选择其电动车,将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与丰田相似,大众也在积极寻求变革。在上海车展上,大众中国、“南北大众”、大众安徽展现出强大的阵容,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超过30款新车型,其中大多为新能源车型。大众带来的三款重磅概念车,更是彰显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雄心壮志。
在营销与终端方面,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采取了更为务实与长期主义的策略。上汽大众首推“一口价”模式,成为燃油车发布的行业标杆;而针对全系燃油SUV推出的“整车终身质保服务”和“双终身”质保政策,更是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这些举措不仅符合用户利益,也体现了大众的实力与底气。
上汽通用也在车展上释放了积极信号。尽管面临续约问题,但上汽通用正式发布了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密集上市6款车型。这一举措,标志着上汽通用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
本届上海车展,合资车企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了一大亮点。丰田与大众通过体制与产品的双重突破,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与转型决心。然而,面对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合资车企仍需不断努力,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爆款产品,以稳固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