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隐患频发,国标出台能否保障乘车安全?

   时间:2025-05-09 23:01: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和科技感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迅速普及。然而,这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日,工信部开始着手规范这一设计,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乘客的逃生便利。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外观更加流畅简洁,增强科技感。这种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奔驰300 SL车型,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它主要出现在一些超跑或超豪华车型上。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逐渐成为新能源车型的“标配”。

然而,这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却暴露出了一些安全隐患。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隐藏式车门把手可能会因为断电而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的难度。例如,在2024年4月26日山西运城发生的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中,一辆问界M7 Plus追尾后起火,车门把手因断电无法弹出,救援人员不得不破窗施救。类似的事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引发了公众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性的担忧。

针对这一问题,工信部开始征集相关意见,拟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以规范汽车车门把手的设计。根据《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车门把手在碰撞和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下应具备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确保在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顺利开启,便于救援和逃生。同时,该标准还将考虑防止在翻滚、坠落事故中车门把手的误作用,以降低乘员跌落风险。

实际上,国内已有汽车因车门把手隐患被召回。例如,一汽丰田在2023年7月召回了一批bZ3汽车,原因是后门外把手拨叉形状及材质设计存在缺陷,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可能导致车门无法顺利开启或关闭,存在安全隐患。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缺陷所带来的风险。

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一些用户反映,在北方冬季,雨雪天气容易将车门把手冻住,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一些车主还表示,在紧急情况下,他们不知道如何快速打开隐藏式车门把手,增加了逃生难度。这些问题都使得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备受争议。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例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他们正在研发更好开的车门把手,以确保在平常和异常情况下都能轻松打开。比亚迪作为标准核心起草组成员之一,也表示已经分享了他们在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设计方面的积累和经验,以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底线。

在业内看来,随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推进,汽车车门把手的设计有望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虽然隐藏式车门把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汽车的科技感和美观度,但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始终是汽车设计的重要考量。因此,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厂商需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更加创新、实用的车门把手设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