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知名高端服饰品牌比音勒芬发布了其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报告,比音勒芬在2024年实现了40.0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4%。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7.81亿元,同比下滑了14.28%,这也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2.86亿元,同比微增1.41%,净利润则为3.31亿元,同比下滑8.47%。
财报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比音勒芬的股价出现了波动,一度下跌5.78%,最终收盘价为16.52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3.50%,并触及了一年内的新低16.10元/股。这一业绩表现显然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比音勒芬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作为以高尔夫服饰起家的品牌,比音勒芬在保持其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年轻化战略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然而,这一策略的实施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指出,比音勒芬在面对市场窄化和竞争加剧的挑战时,虽然实施年轻化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效,但在保持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时吸引年轻消费者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为了进军高端市场,比音勒芬近年来动作频频。公司不仅收购了“CERRUTI 1881”及“KENT&CURWEN”两大国际奢侈品牌的全球商标所有权,还代理了户外品牌Snow Peak,并斥巨资建设了总部基地。公司还签约了年轻的代言人,更换了商标,以推进品牌的年轻化进程。
然而,从2024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这些举措的成效尚未显现。高尔夫市场规模的缩减和竞争的加剧,使得比音勒芬的营收增长动能不足,存货也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同比增加2.43亿元,同比增长34.33%。
实际上,比音勒芬的消费群体并非高尔夫运动的专业玩家。公司曾在招股书中披露,其VIP客户中约78%的人表示不打高尔夫或仅仅在高尔夫练习场打过球。比音勒芬的实际目标客户群是一批中产及以上收入、热衷于低调奢华的消费人群。然而,随着始祖鸟、迪桑特、Salomon等品牌逐渐成为中产阶层的新宠,比音勒芬的市场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为了突破增长瓶颈,比音勒芬近年来开启了激进的年轻化转型。公司不仅调整了品牌标识,还签约了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并持续推出高颜值、时尚潮流的女装系列。然而,尽管公司做出了这些努力,但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比音勒芬仍然难以摆脱“中年大叔专属”的标签。
在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比音勒芬的“中年商务男”印象同样难以扭转。尽管品牌已经入局直播带货,但销售数据却十分惨淡。这也反映出比音勒芬在年轻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对于比音勒芬来说,如何在保持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时吸引年轻消费者,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如果决意进军年轻化市场,公司可能会面临定价权的两难选择。一方面,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公司可能需要下调产品价格以提高性价比;另一方面,这又可能对品牌高端化进程形成冲击,弱化品牌在高附加值市场的竞争力。
比音勒芬还需要应对高尔夫市场规模缩减和竞争加剧所带来的挑战。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支撑其未来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比音勒芬需要更加谨慎地制定战略和决策,以确保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但比音勒芬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端服饰品牌,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未来,公司需要继续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比音勒芬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