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圆满落幕,这场为期十天的汽车行业盛宴,不仅见证了新车发布的密集高潮,更成为新技术争奇斗艳的舞台。与往届车展相比,今年的焦点从车企的营销大战转向了新技术应用,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目光。
在车展现场,各大车企纷纷亮出了自家研发的最新技术,传统车企如大众、长城、长安等,尽管身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洪流中,但仍展示了其精心研发的发动机新品,表明内燃机技术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科技公司和供应链企业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热议焦点。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超充技术和电池技术的突破尤为引人关注。比亚迪展出了搭载兆瓦级闪充技术的唐L车型,其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000kW,5分钟内即可为车辆提供约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比亚迪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4000个兆瓦闪充站,以解决车主的补能焦虑。星星充电、华为、极氪科技等也带来了各自的超充技术,其中星星充电的液冷超充2.0和华为的1.5兆瓦全液冷超充桩,都展现了极高的充电效率。
电池技术的革新也是此次车展的一大亮点。宁德时代推出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峰值充电功率可达1.3兆瓦,支持12C的充电倍率,即使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也能在15分钟内从5%充至80%的电量。同时,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备受瞩目。
智能座舱技术同样在此次车展上大放异彩。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纷纷将竞争焦点转向智能座舱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力作。商汤绝影的概念车搭载了“new member”智能助手,依托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强大的交互能力,让座舱成为有温度的“生活管家”。科大讯飞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则通过多模态融合,实现了车内指令识别准确率超98%,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智能体验。
安波福中国也带来了一系列智能汽车系统级解决方案,包括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风河中国RTOS实时操作系统,以及基于高算力座舱平台的AI座舱系统,实现了大模型能力的端侧并发,带来更智能、更先进的交互体验。
在燃油车领域,尽管新能源汽车势头强劲,但仍有大量用户对燃油车保持需求。大众、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在此次车展上展示了其精心打造的燃油车新品。大众汽车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功率提升了23.5%,百公里油耗仅为8.35L。长城汽车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专为越野和大排量特殊用途场景设计,最大功率达到549马力,峰值扭矩800牛•米。长安汽车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则通过提高缸内直喷压力等技术,实现了动力强劲、高效洁净、静谧舒适三大核心价值。
这些新技术的发布和应用,不仅展现了汽车行业的创新活力和技术进步,也反映了市场对多元动力时代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燃油车技术也在不断进化,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