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的高端车型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宣传问题,引发了一场风波,众多预订该车型的车主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展开了无损退订维权行动。
车主们指出,他们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功能上似乎与小米汽车的宣传不符,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5月7日晚,小米汽车正式对此事进行公开道歉,并提出了一套补偿方案。然而,该方案并未获得车主们的广泛认可,维权行动仍在继续。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300名SU7 Ultra预订车主加入维权群,共同要求无损退车。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声,坦言过去一个多月是他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这一表态距离小米SU7高速爆燃事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回顾小米汽车的宣传历程,早在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车官方就曾发布信息,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了SU7 Ultra原型车的设计,并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拥有两个贯穿风道,能够实现前部空气的高效导流。雷军在直播中也曾明确表示,他们不仅改变了外观,内部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些宣传信息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为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支付额外费用,并等待长达两个月的交付期。
面对车主们的质疑,小米汽车在5月7日的声明中承认,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需求的同时,确实提供了一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的功能。然而,车主们对此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自己花费高价购买到的只是一个装饰性的机盖,而非小米汽车起初宣传的功能。
一位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与数十名预订车主共同录制了维权视频,要求小米汽车接受无损退车。他们表示,在订车时,他们收到了小米汽车所有的宣传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作出了购车的决定。然而,在等待了这么久之后,他们发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几乎只是一个装饰件,小米汽车存在明显的误导消费者和虚假宣传的行为。
对于小米汽车提出的补偿方案,车主们表示并不满意。虽然他们可以选择改配为普通机盖,但需要重新排队等待,时间可能长达30多周甚至40周。小米汽车给出的2万积分补偿,与他们支付的4.2万元选装价格相比,差距悬殊,车主们认为小米汽车缺乏诚意。他们希望小米汽车能够接受无损退订,或者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小米SU7 Ultra于今年2月27日正式发布,定价为52.99万元。该车型被小米汽车定位为“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搭载了小米超级三电机系统,标配赛道版散热系统、制动系统以及纽北调校底盘系统。尽管此次风波给小米汽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根据官方信息,SU7 Ultra的锁单量已经突破了1万辆,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表示,对于国内一些车企和传播的大胆行为,他感到难以理解。他认为,有些企业成立不到6年时间,就能够推出多款车型,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