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类车门把手以其多样化的设计形式,如按压式、触控式和感应式等,吸引了广泛关注,但实际上,它们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杠杆式和电控弹出式。
杠杆式车门把手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杠杆原理,用户只需按压一端,另一端便会自动弹起,实现开门操作。而电控弹出式车门把手则通过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在车辆通电解锁状态下,内部电机将门把手顶出;锁车时,电机则将其收回。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科技感,还优化了汽车的美观性。
然而,隐藏式车门把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许多网友表示,面对多样化的开门方式,打车时开门仿佛在开盲盒。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章弘指出,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汽车的科技感和美观性,同时也有助于优化风阻,提高续航能力。
尽管如此,隐藏式车门把手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用户反映,在低温环境下,门把手容易被冻住,导致无法顺利开门。专家还指出,这类门把手设计可能存在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等问题。特别是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一旦断电,电动式外门把手和车门内把手可能会失效,从而增加救援及逃生的难度。
鉴于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此举旨在通过制定统一的安全技术要求,规范汽车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