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华的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的智能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碌地装配着一辆辆新能源汽车,这些车辆即将驶向全国各地。一幅生动的工业图景,由胡肖飞的镜头捕捉,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整车制造的关键支撑,更在研发设计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共同塑造着每一款汽车的品质与特色。这些供应商,被誉为汽车产业的坚实基石。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指出,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合资企业的供应链相对封闭,外资零部件企业在部分合资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中占比超过八成。然而,随着汽车产业的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陶琳在微博上分享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故事。她表示,特斯拉能够在中国大陆以全球最低的价格销售Model 3和Model Y,得益于与中国400多家本土供应链伙伴的紧密合作。这些伙伴在品质、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为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用户提供了高质量产品。特斯拉已将其中60多家中国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的国际化水平。
宝马中国也宣布了与DeepSeek的合作,将这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合作的关键领域,宝马正强化与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合作,让AI进一步赋能中国车型。宝马与阿里巴巴联合定制的两大BMW专属AI智能体已在上海车展全球首秀,展现了宝马在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东风日产中高级纯电轿车N7的上市,标志着东风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新突破。这款车基于全新一代新能源技术天演架构打造,搭载了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Momenta CEO曹旭东透露,Momenta的合作生态正在不断扩大,已覆盖全球销量前10车企中的近70%,包括国内外众多知名主机厂。
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的集体崛起,得益于产业变革与重塑带来的机遇。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加速了汽车产品的功能与属性变化,重构了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以及科技企业如华为、地平线等,都在这一变革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技术创新与规模降本形成的良性循环也为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本土化供应成本低、研发制造体系成熟等优势,使企业在中国打造供应链更具竞争力。本土供应商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响应车企需求,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
然而,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上海车展首次设立的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示了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变革的加速推动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但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与低价化现象明显,“内卷式”竞争隐患重重。供应链的部分关键环节尚未实现自主可控,“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关仍任重道远。
在原材料领域,全球锂、钴、镍资源的分布过于集中,供应缺口可能持续存在。电池领域也面临价格波动、碳关税、投资风险等多重挑战。芯片、软件、硬件等智能化供应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和高脆弱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