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健身打卡,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打气。然而,小米集团近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一危机在股市上也得到了反映。
小米汽车的信任危机源自一系列事件,包括高速智驾事故、私自通过OTA限制车辆马力,以及碳纤维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等。这些问题让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尤其是碳纤维前舱盖事件,更是引发了众多车主的不满和维权。
据报道,小米SU7 Ultra车型的核心选装件——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宣传中声称具有“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双风道高效导流散热”等功能。然而,在实际拆解中,这些功能并未得到证实,反而被发现仅为外观装饰。这一发现让众多车主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纷纷组建维权群,要求无损退车并启动集体诉讼程序。
小米汽车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发布了致歉声明,并表示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提供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同时,对于购车车主,小米将采取补偿措施,包括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和赠送积分等。然而,这些补偿方案并未得到车主们的满意,他们要求直接退车并退还定金。
在股市上,小米集团的股价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影响。5月13日,港股小米集团开盘即跳水,截至当日收盘,股价跌至48.7港元/股,跌幅达到3.75%。市场认为,此次股价异动的直接诱因是多名小米Ultra车主的退订风波。
车主们对小米汽车的品控和宣传表示质疑,尤其是高达1500匹动力的SU7 Ultra,他们担心在高速行驶下会发生其他意外。同时,他们也希望小米能够直面质疑,挽回口碑,否则可能会影响SU7系列和未来高端车型的销量。
5月12日下午,小米汽车上海徐家汇店照常营业。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同细分款的小米SU7车型提车时间不同,其中小米SU7 Ultra车型是最快可以提车的。然而,一些已经交付定金的车主却表示不想再继续等待提车了,他们对小米汽车近期的表现感到失望。
一位车主表示,他所在的退订维权群有39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已经交付定金希望退订的消费者。他们要求退还定金2万元,并希望小米汽车能够按照法律进行赔偿。然而,小米汽车工作人员的回应却让他们感到失望,他们表示可以申请取消流程,但定金无法退回。
这一系列事件让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也让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未来,小米汽车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宣传的真实性,以重建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