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在其高端车型SU7 Ultra的推广上遭遇了一场信任风波,使得公司创始人雷军也卷入了一场关于“虚假宣传”的争议之中。原本因雷军个人魅力而积累的大量车迷期待,在小米SU7系列车型上市后大多转化为了好评,然而这一切在SU7 Ultra发布后发生了逆转。
雷军以其亲和的形象和接地气的风格,在公众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然而,小米SU7 Ultra的宣传策略却意外地让这份信任受到了考验。问题的焦点集中在SU7 Ultra的双风道前舱盖上,宣传中声称其为“碳纤维前舱盖”,但实际上,只有部分区域采用了碳纤维材质,而非整体。
这一细节上的差异,在消费者眼中被解读为误导性宣传。尤其是那些为了升级“碳纤维前舱盖”而额外支付了4.2万元的车主,更是感到被欺骗,进而引发了超过300名车主的集体抗议,甚至有退车的呼声。面对这一危机,小米汽车在5月7日晚迅速发布了一篇道歉信,解释了“排位模式”解锁条件变更及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表述不清的问题。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5月8日晚,一位小米汽车车主在倒车时遭遇了刹车失灵的惊险一幕,尽管车辆购买时间尚不足一个月。车辆屏幕上显示出一系列制动系统故障警告,尽管最终车辆被修复,但车主的恐慌和不满情绪仍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小米SU7 Ultra新推出的“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也遭到了车主们的质疑。该功能旨在通过锁定半数马力来提升驾驶安全,但在车主看来,这一设计反而限制了车辆性能,且解锁条件繁琐,需要通过刷赛道成绩来实现,这无疑降低了用户体验。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专业律师指出,如果小米确实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车主们有权主张“退一赔三”的赔偿。尽管小米方面表示愿意就碳纤维前舱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包括恢复原状或提供2万积分作为补偿,并承诺在新系统更新中解决“排位模式”的相关问题,但车主们的反应仍需进一步观察。
此次事件不仅考验着小米汽车的危机公关能力,也再次提醒了企业在市场推广中必须保持诚信,避免任何可能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小米将如何应对这场信任危机,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