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升空,成都高新区引领“太空计算时代”

   时间:2025-05-14 16:04:5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探索征途中,人类再次迈出了关键一步。成都高新区企业国星宇航携手之江实验室和内江高新区,于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这一壮举标志着全球“太空计算时代”的正式开启。

此次发射任务代号为“021”,寓意着从0到1的突破,即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的诞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强大推力下,12颗计算卫星顺利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这12颗卫星分别被命名为内江号(星时代-27)、内江高新号(星时代-28)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首发星座。

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是国星宇航、之江实验室和内江高新区共同推进的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搭载了国星宇航自研的AI载荷,还配备了之江实验室研制的星载智能计算机等软硬件设施,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和模型上天的目标。

这12颗计算卫星具备强大的太空计算能力,单星最高算力可达744TOPS,整个星座的太空计算能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POPS。同时,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确保了星座内部的高速互联和稳定组网。这些技术优势使得太空计算星座能够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太空计算星座的构建,对于空天产业的变革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太空计算星座能够让单颗卫星发挥出更大价值,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抢占未来产业前沿赛道制高点。这一举措不仅将突破人工智能领域边界,从地面迈向太空,还将为日益增长的太空即时计算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强大的太空计算与太空互联能力外,首发星座卫星还具备对地遥感载荷。借助星载计算能力,这些卫星将探索验证数据的实时在轨处理,通过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同时,它们还将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服务。这些数据的后续应用将为内江高新区发展卫星智能数据产业提供海量数据支撑,成为其商业航天产业的核心数据平台。

此次发射的卫星还搭载了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这一探测器将通过天基天文时域模型对伽马射线暴等各类瞬变源进行在轨快速探测、证认和分类,实现秒级判断和99%的识别准确率。这一技术突破将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为太空科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太空计算星座的成功发射,国星宇航将继续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携手全球伙伴共建智能互联的太空计算生态。他们计划加快“星算”计划太空计算星座的组网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天基计算基础设施全球覆盖、移动泛在、绿色低碳的优势和特点,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贡献国星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