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太空计算领域重大突破!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时间:2025-05-14 18:04: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北京的瞩目之下,国星宇航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太空任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精准的操控下,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的12颗卫星送入浩瀚的宇宙,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的诞生。

此次发射不仅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首次亮相,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项目的首秀。12颗卫星在预定轨道上顺利组网,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构建起一个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为未来的天基智能计算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这个创新的太空计算系统,通过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实现了在轨验证天基计算的基础功能,如建链、组网和成云等。这一壮举预示着全球“太空计算时代”的崭新篇章即将开启,助力我国在太空计算领域抢占先机,突破人工智能的边界。

这些卫星搭载了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以及之江实验室研发的星载智能计算机等软硬件设备,实现了算力上天和在轨组网。每颗卫星都配备了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确保了整轨卫星的互联,并具备强大的太空在轨计算能力。其中,单星最高算力可达744TOPS,整个星座的太空计算能力更是惊人,达到了5POPS。

除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些卫星还具备太空互联能力。它们搭载了对地遥感载荷,借助星载计算能力,将探索数据的实时在轨处理,降低数据传输的成本和时间延迟,提升处理效率。通过卫星灵境引擎,这些卫星还能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服务。

这些卫星还搭载了由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这一设备将通过天基天文时域模型对伽马射线暴等瞬变源进行在轨快速探测、证认和分类,实现秒级判断和高达99%的识别准确率。这一创新之举无疑将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的圆满完成,也预示着全球太空计算领域的崭新篇章即将翻开。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太空计算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