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这份成绩单在继去年全年财报宣布AI战略进入重投入期后,再次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财报显示,腾讯在该季度实现了总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达到693.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ToB业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实现营收549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I及云服务驱动的企业服务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财报发布后表示,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在报告期内,腾讯进一步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AI等新机遇的投入。马化腾强调,尽管AI战略投入阶段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但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杠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成本,保持公司的财务稳健。他预计,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公司带来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腾讯高层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腾讯的AI战略下的盈利点并不在于通用大模型订阅或算力租赁,而在于各业务线的产品能力。腾讯计划后续加大与微信生态系统与元宝的连接,并指出元宝将逐步迭代,特别是在处理“复杂任务”等方面。AI对效果广告、长青游戏等各业务线的实质贡献将逐步释放。财报显示,腾讯Q1研发投入增长21%,达到189亿元,今年相关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
关于腾讯元宝,高层表示已经观察到作为人工智能助手的元宝拥有较大的用户基数及留存,目前用户与元宝的互动以聊天为主。然而,这只是元宝1.0阶段,下一阶段,元宝2.0将尝试解决复杂任务,并添加更多功能,充分利用腾讯独特的生态系统,如社交、内容、小程序等。年初,腾讯将元宝团队从TEG调整至CSIG,随后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等产品也汇入CSIG,构成腾讯面向大模型时代的AI矩阵。
企业服务业务也是腾讯高管在Q1财报电话会中提及的亮点之一。得益于云服务、AI相关收入的快速增长,企业服务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通过RAG技术打造“懂业务”的AI助手,一汽丰田将客服机器人解决率提升至84%。腾讯云音视频解决方案连续七年蝉联国内解决方案市场第一,腾讯云数据库已为超过3000家企业构建了AI时代的数据枢纽。腾讯云智算整合AI基础设施、开发工具及行业解决方案,为90%以上的国内头部大模型企业提供全链路能力。
在底层AI能力上,腾讯持续推动底座大模型与系列应用的迭代升级,提升ToB产品竞争力。最新发布的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2.5版本,通过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的延展,实现了建模精度10倍的提升。同时,腾讯混元在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报告中位列基础模型国内第二,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在产业落地方面,伴随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基于更强的“AI+云”底座,腾讯云已在政务、教育、医疗、金融、传媒、出行、零售、文旅等30多个行业实现落地。
腾讯方面表示,AI+云驱动的收入增长得益于技术和产品能力的持续进化,以及技术加速产业落地释放的生产力。未来,腾讯将持续加码技术投入,提升产品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