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一场由DeepSeek引领的AI革命正悄然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DeepSeek的诞生,不仅推动了百度将其融入搜索产品,也让腾讯将大模型技术带进了微信,语言大模型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各个领域。
回顾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图文和视频为主要载体,掀起了一场流量革命。时至今日,快手和抖音已成为全网最大的“注意力黑洞”,吸引着海量流量及与之相关的各种业态。展望未来十年,AI技术或将复制这一轨迹,成为新的变革力量。
DeepSeek不仅改变了图文和语言交互方式,如今,AI技术正逐步渗透至视频交互领域。从AI生成文字、图片,到大模型生成视频,这一进化趋势既合乎逻辑,也顺应了历史周期的发展。然而,在这一新的周期下,谁将成为这场AI革命的主导者?
当前,视频大模型领域的玩家主要可分为三类:巨头企业、AI公司和短视频平台。巨头如腾讯、阿里,通过布局视频大模型,意在抢占入口,并为未来业务需求提供技术支撑。腾讯的文生视频技术,可为视频号提供能力储备,阿里则希望通过文生视频技术,为淘宝的内容化转型增添筹码。
AI公司方面,如商汤科技的V-ME、科大讯飞的讯飞绘镜等,受限于自身实力和资源,虽在文生视频上有所投入,但更多精力仍聚焦于主营业务。这类公司在视频大模型领域的陪跑概率较高。
短视频平台则成为视频大模型领域的另一股重要力量,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快手近期成立了可灵AI事业部,将AI战略提升至公司最高级别。可灵AI的增长势头迅猛,商业化能力突出,其视频生成质量已追平甚至部分超越行业标杆产品。快手通过可灵AI,正尝试将生产力变现的逻辑跑通,以支撑后续的技术迭代。
与快手不同,抖音在视频大模型领域更注重技术聚焦。抖音组建了豆包大模型团队,并发布了Seaweed-7B模型,旨在通过技术突破,提升视频生成的质量和效率。抖音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用户流量池,其通过复制过去成功的路径,试图在视频大模型领域再创佳绩。
生成式AI对于短视频平台的意义,如同自动驾驶对于网约车平台。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与快手、抖音的主业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有望改写流量商业的底层规则。视频大模型不仅可能降低流量成本,还可能颠覆影视行业的生产方式,推动内容创作的繁荣。
在专业化方向,视频大模型将显著降低影视生产成本,提升内容制作效率。以Sora为例,其强大的视觉生产力颠覆了人们对于影视行业的认知,未来有望改变好莱坞等全球影视产业的成本结构。
在大众化方向,视频大模型将推动内容创作者数量的井喷式增长,改变内容行业的生态格局。随着内容供给成本的降低和创作数量的增加,单位流量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催生新的商业形态。
视频大模型还将改变人们创造信息世界的方式。从码字、代码到拍摄,AI技术正逐步颠覆这些传统方式。未来的互联网上,视觉内容的生成将更加高效、便捷,符合互联网追求极致效率的基本逻辑。
尽管当前视频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格局尚未完全确定,但可灵AI、即梦、通义万相等产品已初露锋芒。未来,谁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王者,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