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利汽车一季度净利大增264%,李东辉:协同战略成效显著

   时间:2025-05-16 10:22: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第一季度业绩会上透露出强烈的发展信心,其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公司对未来每个季度的销量抱有极高期望,有信心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并随着内部整合的深化,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

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总收入高达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4%。新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规模效应显著提升,使得公司一季度的毛利总额达到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也增至15.8%,较上年同期微增0.2个百分点。

在费用控制方面,吉利汽车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和行政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降至5%;行政费用率则下降了0.6个百分点,降至1.9%。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吉利汽车为何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销量创新高和新能源转型的全面突破是关键。一季度,吉利汽车销售量达到70.38万辆,同比增长48%,约占全年271万辆销售目标的26%。其中,极氪、领克、银河三大品牌共同推动了新能源产品的强劲增长,累计销量达33.9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35%。

部分车型的表现尤为突出,如吉利星愿连续两个月月销量超过3.5万辆,并以11.7万辆的终端销量成为1至4月全品类销量冠军,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口径单款车销量中排名第一。极氪009在海外也表现出色,在马来西亚等地登顶销量榜首。

在产品方面,吉利汽车计划加速新品攻势,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并行的策略。2025年,公司将推出多款新品,全力冲击年销271万辆的目标。燃油车方面,第四代博越L近日上市,该车基于新一代CMA架构打造,搭载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和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现金补贴后的上市限时价为9.29万至11.99万元。新能源汽车方面,吉利银河计划在2025年推出5款全新产品,包括2款SUV和3款轿车,目标是年销百万辆。

除了产品线的丰富,吉利汽车内部也在进行深度整合。自去年发布《台州宣言》以来,公司明确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等五大核心举措,正式开启了战略转型的新阶段。这一战略指引下,吉利汽车进行了品牌、供应链、渠道、电池、智驾、智舱等多个领域的整合。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财报显示,一季度极氪科技总营收达到220亿元,整车销售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6.1%。整车毛利率为16.5%,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达19.1%,创历史新高。合并后,双品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综合毛利率为19.1%,其中极氪品牌整车毛利率高达21.2%,按香港会计准则,极氪已实现盈利5.1亿元。

随着整合的深入推进,吉利汽车也开启了极氪科技的私有化进程,旨在“回归一个吉利”。桂生悦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格局,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公司决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回归一个吉利来形成合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资本市场对吉利汽车的这一战略整合也给出了积极反应。近一个月以来,吉利汽车港股股价从最低的12.9港元上涨到了19.6港元的高点,涨幅超过50%。中金发布研报称,极氪私有化将避免集团重复投入,减少内部品牌定位及资源分配的质疑,强化“一个吉利”的形象,并提升管理组织架构的清晰度,进一步取信于资本市场。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台州宣言》发布后,公司在产品战略上已形成共识,资源战略上进一步聚焦协同。未来,公司将继续建立统一架构,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杜绝重复投资。整合后,集团整体效益预计将超过5%,研发效率、管理效率及营销效率将达到15%至20%。

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认为,协同整合是当前吉利控股的重要战略。去年,公司在基础技术、产品研发、制造、采购等各领域全面推进协同。下一步,公司将在共同管理班子的领导下,在各品牌面对各自客户群体和产品设计分别开展的前提下,将中后台工作极大程度协同起来。力争实现研发层面节省数以10亿元、采购层面节省几十亿元的目标,达到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双下降的显著效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