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医美争霸,谁动了谁的奶酪?

   时间:2025-05-20 21:28:5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医美界近期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言论风波,焦点直指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5月17日,华熙生物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概念轮回,科技前行”的文章,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透明质酸(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对比研究报告提出了质疑。

文章指出,部分券商发布的此类对比研究,伴随着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严重误导了市场。华熙生物认为,这些言论本质上是由“浮躁资本”制造的幻象,旨在通过宣扬“神话过时”来绕过中国产业发展必经的升级阶段,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流向新的资本题材,试图以“新宠登场”来构建空中楼阁。

在这篇文章中,华熙生物列举了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而这些报告的研究对象均为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巨子生物与华熙生物同属医美行业,但前者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为代表,后者则以玻尿酸产品闻名。

尽管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均具备填充和修复功能,但由于玻尿酸量产技术突破较早,产能得以快速释放,其增长速度已开始放缓。近十年来,玻尿酸原料价格持续下滑,平均每年降幅约5%,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显现,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相比之下,重组胶原蛋白的量产突破较晚,整个行业仍处于成长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44.9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93.8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两大领域的龙头企业股价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华熙生物股价曾在2021年突破300元/股,总市值接近1500亿元,但截至5月19日,股价已跌至50.60元/股,总市值仅剩244亿元,市值蒸发超千亿元。而巨子生物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攀升,目前股价为83.30港元/股,总市值达到892亿港元(约合824亿元人民币)。

华熙生物在文章中表示,券商频繁发布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营造预期。自2022年起,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寻求新的投资热点,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幸运”地选中。

从市值表现来看,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确实在2022年前后出现了轮动。玻尿酸“三巨头”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在上市后股价持续上涨,但自2021年7月起开始整体下行。而随着玻尿酸龙头在资本市场上的沉寂,重组胶原蛋白上市公司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成为医美概念的新宠。两家公司股价持续走高,实控人也因此登上首富之位。

在市值轮动的同时,巨子生物也在业绩上实现了对华熙生物的反超。华熙生物曾凭借功能性化妆品业务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的提升。然而,自2023年起,其功能性护肤品陷入销售困境,导致公司整体业绩下滑。而巨子生物则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24年业绩水平已超越华熙生物。

这场医美界的“口水战”,不仅反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态势,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新兴题材的热衷与追逐。在科技不断前行的背景下,谁能抓住市场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