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销量与市场份额的迅猛增长使其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据专用汽车数据资源库统计,新能源重卡销量高达3.0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177%。这一显著增长背后,是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
在政策层面,一系列激励措施如“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购买热情。与此同时,随着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新能源重卡的购置成本已大幅降低,使得更多用户能够负担得起。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纯电动重卡相较于传统柴油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可达50万至100万元,而在2022年,这一优势尚不足20万元。电池成本的降低和快充技术的提升,是纯电动重卡获得成本优势的关键因素。
市场渗透率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9.7%,与去年同期的8.1%相比,有了显著提升。据预测,未来十年内,全球中重卡电动化份额将达到30%,年销售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发展态势,与新能源乘用车初期的蓬勃发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新能源重卡市场或许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新能源重卡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主流技术路线也逐渐明晰。其中,纯电动重型专用车以其改装成本低、续航焦虑小以及能享受新能源路权和地方运营补贴等优势,在城建渣土、矿山自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中集·陕汽一体化U型渣土车,通过一体化设计,精准匹配绿色城建渣土运输场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显著提升了用户的经济效益。
新能源头挂列车则是另一种重要的技术路线,主要由牵引车和普通半挂车组成,适用于港口集装箱运输、钢铁厂短驳等场景。纯电动头挂列车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组合,凭借其技术先进性、场景适应性强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有望成为新能源重卡的主流方向。纯电动头挂列车的半挂车也配备电机和能量回收系统,能够在制动和下坡时回收更多能量,提升续航能力,同时挂车电机可辅助牵引车爬坡,适合复杂地形。
在新能源头挂列车领域,中集车辆正积极创新实践,致力于打造纯电动头挂列车产品。通过与战略合作车企的紧密协作,中集车辆构建了纯电动头挂列车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于主挂协同控制和制动能量回收等系统性创新。早在2018年,中集车辆就启动了“数翔项目”,探索无人驾驶纯电动码头集装箱转运车。近年来,中集车辆已成功推出纯电动半挂式搅拌车,并批量投入市场运营,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中集车辆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开发更多纯电动头挂列车产品,包括纯电动头挂渣土车和纯电动头挂搅拌车等。同时,为了推广纯电动头挂列车,中集车辆还计划在四川泸州建立整装基地,并在西南地区布局直营门店,形成覆盖广泛的销售及服务网络。这些门店将不仅承担车辆销售和售后服务职能,还将为用户提供车贷和二手车交易服务,促进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封闭场景到干线物流,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商用,新能源重卡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纯电动头挂列车等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行业格局,推动新能源重卡产业向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