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正带动着整个产业链条的繁荣。在这股浪潮中,智能座舱供应商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们不仅为车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也成为了众多车企竞相合作的对象。然而,在这片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挑战。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家企业自去年首次尝试冲刺港股失败后,并未放弃上市的梦想,而是选择再次出击。据悉,此次IPO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增强技术研发等方面。
从财务数据上看,博泰车联网近年来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的营收持续增长,累计营收已经突破了50亿元大关。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营收不断攀升,博泰车联网却始终未能实现盈利。在这三年间,公司的累计亏损额超过了12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博泰车联网在招股书中给出了多方面的解释。其中,研发投入高、前期投资尚未实现规模经济、人才成本高昂等因素都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公司还表示,由于国内智能座舱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吸引新客户并挽留老客户,公司采取了温和定价的策略,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然而,博泰车联网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在上游供应链方面,公司的高度依赖使得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芯片、屏幕等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导致博泰车联网在议价能力上处于弱势地位。根据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成本压力。
在下游市场方面,博泰车联网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由于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激烈,主机厂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成本要求都极为严苛。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博泰车联网不得不继续采取温和定价的策略,但这也使得公司难以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完全转移给下游客户。因此,公司的毛利率始终偏低,与行业内具备规模优势的企业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更令博泰车联网担忧的是,未来公司还可能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致力于自主开发智能座舱及车联网解决方案。例如,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等车企已经成功开发出了自有的智能座舱系统,并逐渐实现量产上车。这意味着,博泰车联网的部分客户可能会选择自行开发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博泰车联网并未选择退缩。相反,公司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扩大产品组合、增强技术研发等举措,博泰车联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未来的道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博泰车联网能否成功实现盈利并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还需要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