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文博会上的“车城深汕”:汽车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时间:2025-05-22 21:10:4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万众瞩目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盛大启幕,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其独特的双主题——“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与“来深汕,感受不一样的深圳”,成为了本次文博会的焦点之一。该区精心打造的文化展示窗口,巧妙融合了工业美学与人文温度,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步入深汕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汽车元素沉浸场,它巧妙地将“汽车基因”与城市环境相结合。入口处,一面巨型“你好深汕”汽车打卡墙,生动展现了“山海间的汽车城”的意象。画面中,一辆虚拟汽车在海天相接的沙滩上蜿蜒前行,背景墙上浪花、云影与光影交织,将汽车制造的“硬核”属性与山海生态的“柔性”特质完美融合,既彰显了深汕作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定位,又以“山海+汽车”的独特叙事,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力与深刻的记忆点。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此次文博会上,还推出了一系列带有“汽车元素”的视觉设计,这些设计巧妙地将汽车元素与本地文化元素相结合,展现出深汕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中,展厅内的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上的“美丽车城”图案尤为引人注目。设计者巧妙地将“深汕”二字化作一辆“汽车”,车上装载着非遗竹马戏、红罗畲族粘米歌、鲘门海鲜和渔歌等丰富的本地文化符号,这一创意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彰显了深汕文化的深厚底蕴。

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汽车”这一交通工具转化为文化符号的载体,通过与自然环境、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这些文化标识不仅承载了深汕的地域文化,更成为了“轻量化”的文化传播工具,与文博会的“文化消费”核心场景高度契合。

此次文博会上,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四个街道也首次集体亮相,展示了基层文化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联动。鹅埠街道、小漠街道、赤石街道和鲘门街道各具特色,分别展现了田园都市图景、“汽车+港口”的独特区位、生态汽车文旅胜地以及高新产业高地的不同风貌。这些街道作为深汕的“毛细血管”,其集体亮相不仅丰富了展区的内容层次,更凸显了深汕“汽车城”建设的全民参与性。

深汕还特别推出了文创品牌“深物汕品”,作为该区的文化符号。其Logo设计巧妙融合了粤东第一高峰莲花山、深汕母亲河赤石河、白字戏“七头彩冠”非遗元素以及汽车元素,既凸显了深汕的生态底蕴,又呼应了汽车城的定位。首批推出的13类21款文创产品品类丰富,涵盖了非遗麒麟狮冰箱贴、红罗畲族图腾帆布袋等传统文化产品,以及深汕地标建筑小夜灯、人文风光明信片、四街道定制手机支架等现代城市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将汽车制造与非遗、生态、地标等元素深度融合,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媒介。

通过文博会这一文化“大展台”,深汕特别合作区不仅展示了其作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的硬实力,更以文化为纽带,打出了一张“山海间的汽车城”的特色名片。深汕将文化符号转化为“生活化场景”,通过高频使用的文创产品,将地域文化渗透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品牌渗透。这一策略不仅为“车城深汕”IP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轻量化”载体,更彰显了深汕以文化为引擎,推动汽车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决心与智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