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驾驶领域的一系列事故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为应对这一挑战,工信部于2025年4月出台了一项新规,明确规定车企不得再使用“自动驾驶”等夸大其词的术语,统一将其规范为“组合辅助驾驶”。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对车企在宣传推广中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的严厉打击。诸如“脱眼又脱手”、“比人更聪明”、“全场景0接管”等夸大宣传,曾让不少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待。
面对这样的市场乱象,消费者不禁感到迷茫:在智能驾驶能力不再是购车唯一标准的背景下,究竟应该以何种依据来选择一款合适的汽车呢?其实,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所谓的好车,就是能够切实解决日常驾驶中的痛点,并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了解并解决这些痛点,才是选车的关键。
对于电动车而言,用车痛点可谓不少。一方面,由于电池重量大,导致车辆整体较重,操控难度增加,底盘稳定性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弯道和起伏路段,驾驶者的信心往往不足。另一方面,纯电动车的电池安全问题始终如影随形,一旦发生碰撞,电池短路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恶劣天气下的视线不足等问题也同样令人头疼。这些痛点不仅影响了驾驶体验,更关乎行车安全。
然而,在众多纯电动车型中,广汽本田P7却凭借其出色的表现,成功解决了消费者的这些用车痛点。从驾驶感受上来看,广汽本田P7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无论是过弯时的稳定性,还是市区行驶中的平顺性,都让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日常驾驶中的八大痛点,即“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
其中,“不慌、不怕、不悬”三点尤为值得关注,因为它们都指向了驾车安全这一核心要素。在安全性能上,广汽本田P7的表现堪称典范。其车身结构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占比高达68%,扭转刚度超过40000N·m/Deg,能够很好地保障车内乘员的安全。同时,电池结构安全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广汽本田P7的电池包壳体采用了1.2万吨一体化压铸成型的IPU铝合金壳体,并配备了高阻燃、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实现了装甲车般的硬度防护。其内部还采用了分体隔离式冷却系统,确保水电分离,防止短路发生。在碰撞后1秒内,动力电池会自动断电,进一步降低了火灾风险。
在恶劣天气下驾驶时,广汽本田P7同样表现出色。其配备的S-CMS智能电子外后视镜,有效解决了雨水糊住侧窗玻璃和后视镜导致的视线受阻问题。这一高科技配置不仅提高了行车安全性,更让驾驶者在恶劣天气下也能从容不迫地驾驶。广汽本田P7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也值得称赞。它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能够精准识别沿途道路中的情况,为驾驶者提供全方位的辅助。
在解决了消费者用车痛点的同时,广汽本田P7还以其亲民的价格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新车起售价仅为19.99万,却配备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以及宁德时代三元锂大电池等高端配置。这使得好车不再遥不可及,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