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日举办了一场聚焦卫星通信与无人机应用融合的研讨会,标志着万亿级市场迎来新动力。5月24日,在深圳落地的“卫星通信赋能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研讨会”上,科研专家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了低空经济与卫星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并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全场景通信解决方案,旨在解决无人机在无信号区域的通信难题。此次活动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与北京星途智联等企业联合主办。
研讨会上,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两大领域的交汇成为热议话题。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如何加速推进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以及深圳如何在全球空天经济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热度不断攀升。作为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卫星被视为移动的“基站”,能够在没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况下支持多种任务,如电力巡检、应急保障等。政策层面,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究。深圳也积极响应,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旨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在政策推动下,卫星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据预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万亿元市场规模。深圳作为拥有“航天梦”的城市,早在2007年就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近年来更是涌现出一批“星”势力。亚太星通等企业在深圳成立并快速发展,为卫星通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同样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达5059.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5万亿元。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拥有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无人机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据全球消费类无人机市场的70%。
然而,随着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无人机在偏远地区的通信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通信网络受限于地面基站覆盖范围,难以满足无人机在戈壁、沙漠等场景的作业需求。而卫星通信虽然具备广域覆盖优势,但传输成本高、时延长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此次研讨会上发布的“赋能无人机全场景通信解决方案”,正是针对这一痛点提出的创新方案。
该方案由亚太星通、网翎等产业链伙伴共同打造,旨在解决无人机在无信号区域的视频回传和稳定通信问题。技术人士指出,该方案填补了无人机行业在无信号区域通信的长期空白,标志着中国在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融合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深圳在空天经济领域的布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2024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空天产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30亿元。深圳还设立了2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支持低空经济与卫星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已入驻多家企业,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深圳在卫星通信与无人机应用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不仅为万亿级市场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球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