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光信息携手中科曙光,超4000亿国产算力巨头能否突围成功?

   时间:2025-05-27 19:20:1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5月25日晚,中国半导体与算力领域迎来重磅消息,两份公告预示着行业或将迎来历史性变革。

科创板芯片设计巨头海光信息(股票代码:688041)宣布,计划通过换股方式,与算力领域的领先企业中科曙光(股票代码:603019)实现合并。这一消息发布后,海光信息于次日停牌。

此次“反向吸收”重组,不仅标志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例实践,更是两家企业基于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未来发展愿景,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曾因资本运作而分道扬镳,如今为了把握信息技术产业的全新机遇,促进产业链的高质量整合,决定以“产业链闭环”的姿态重新携手。

回顾两家企业的过往,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合作始于2014年。在中科曙光上市前夕,双方联合成立了海光信息的前身,旨在突破国产高端处理器技术的瓶颈。经过股权结构的调整,中科曙光虽然逐步退出了主导地位,但仍保留了27.96%的股份,为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东。

2016年,海光信息获得了美国超威半导体(AMD)的技术授权,开始独立发展之路。近十年来,两家公司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海光信息依托超威半导体的x86架构,成功布局CPU和DCU产品,成为国内高端计算芯片设计的佼佼者。而中科曙光则专注于服务器与超级计算机系统的集成,成为政务云和液冷服务器领域的领先者。

然而,近年来,两家公司都面临着“技术自主化”与“产业链安全”的双重挑战。自2019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海光信息开始自行迭代开发后续产品,中科曙光的超算系统与服务器也受到了芯片供应的限制。此次合并,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光信息的业绩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自2019年至2024年,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89.09%和80.91%。而中科曙光虽然结束了连续十年的营利双增长,但在政务云和液冷服务器领域仍保持着领先地位。此次合并,将有望实现双方在技术、市场和资源上的优势互补。

政策环境也为这次合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头部企业整合资源,推动国产替代战略的实施。在政策的推动下,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热度不断攀升。此次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合并,正是符合这一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

若此次合并顺利完成,将有望形成一个市值超过4000亿元、覆盖半导体设计、服务器制造与算力服务的巨头企业。这不仅将大幅提升国产算力生态的竞争力,还将为国产芯片在关键行业的替代加速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董事长均因年龄原因辞任。目前,两家公司正在寻找新的领导者来引领未来的发展。这一变动是否会对合并计划产生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合并对于国产算力生态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度整合双方在技术、市场和资源上的优势,将有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推动国产算力在全球科技博弈中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