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件创业领域,Rokid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名字。其创始人Misa祝铭明,因被Google眼镜的魅力所打动,毅然离开阿里巴巴,踏上了创立Rokid的征程,这一晃便是11年。
如今49岁的Misa,见证了智能眼镜行业的每一次起伏。尽管Rokid最近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但其盈利状况依旧是个未知数。然而,这似乎并未影响Rokid在业界的地位。坊间多次传闻Rokid濒临绝境,但它总能奇迹般地迎来风口。
这一次,Rokid与Deepseek、宇树等企业一同被誉为“杭州七龙珠”,跻身当下中国最受瞩目的科技创业公司行列。2月18日,在杭州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Misa佩戴着一副AR+AI眼镜站在演讲台上,顺利完成了一场脱稿演讲。他透露,发言稿就在眼镜里,翻页则通过手上的戒指完成,这一举动引发了股市的沸腾。2月20日收盘时,博士眼镜、明月镜片、杰美特等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20%,甚至Rokid的间接股东也迎来了涨停。
Rokid Glasses背后的技术支撑并不简单,其中光学供应商光舟半导体扮演了关键角色。光舟半导体的单光机衍射波导方案被应用于Rokid Glasses,这一方案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功耗和成本,还提供了出色的显示效果。光舟半导体主要为下游AR眼镜厂商提供光波导和光机,具备从光芯片设计软件到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完整IP及相关专利。
光舟半导体的创始人曾任华为光器件研发专家,联合创始人则是衍射光波导之父Tapani Levola。公司早前已获得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腾讯、字节等知名机构的投资。随着AI眼镜市场的日益火热,越来越多的客户找到了光舟半导体,他们的需求更加细化,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期待和焦虑。
目前,AI眼镜的供应链尚不成熟,不同供应商的方案存在巨大差异,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产品的失败。Rokid等企业站在聚光灯下,但背后的洗牌却异常残酷。为此,我们与光舟半导体的联合创始人兼市场部总监张学礼进行了交流,探讨了行业的变化、公司的研发成果以及客户的新需求。
在Rokid参与更宏大的市场竞争时,光舟半导体等供应商就是其坚实的后盾。张学礼表示:“无论是AI设备还是AI光学相关的企业,中国企业已经处于断崖式领先的水平,未来在全球产业中也将占据绝对领先的位置。”
面对AI眼镜市场的激烈竞争,张学礼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众多AI眼镜产品,但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并不多。他提到,AI眼镜的供应链并不成熟,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差异巨大,因此在攒供应链的过程中,任何一点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然而,他也表示,更多的团队进入AI眼镜市场有助于推动产业的发展。
在谈到与Rokid的合作时,张学礼表示,光舟半导体与Rokid的联系已久,但直到去年才实现合作。他透露,Rokid早期更多关注BirdBath方案,但随着GPT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上对显示功能的需求增加,Rokid开始考虑衍射光波导方案。光舟半导体的方案最终打动了Rokid,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张学礼还介绍了光舟半导体目前研发的产品。他表示,公司是一家光学模组器件厂商,过去几年一直在致力于衍射光波导以及配套的小型化光机的研发。他们的目标是做出更薄、显示范围更大、效率更高、颜色均匀性更高的产品。他透露,在2021年,光舟半导体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可以实现用一个光机做双目显示,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谈到衍射光波导与其他技术路线的对比时,张学礼表示,衍射光波导具有能够实现寻常眼镜外观设计、采用相对成熟的半导体制程工艺、具备量产可能性等优势。当然,它也存在一些劣势,如显示效果和色彩还原度不如BirdBath方案等。但从成本和工程实现的角度来看,衍射光波导方案更具优势。
张学礼还透露,光舟半导体在彩色光波导显示方面也有独特的技术。他们能用一层玻璃做波导,而微软Hololens、Magic Leap等海外巨头都是用两层玻璃波导做全彩RGB波导。这一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轻了重量,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随着AI眼镜市场的不断发展,张学礼表示,光舟半导体的客户群每年都在翻倍增长。除了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中大规模、独角兽级别甚至是上市公司都开始关注他们。客户对光舟半导体的诉求主要集中在提高光学效果、确保产品安全性、减轻重量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
最后,张学礼表示,虽然目前AI眼镜市场竞争激烈,但光舟半导体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AI眼镜产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