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科技近日发布了其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中透露出公司在机器人传感器市场的新动向。公司董事长任红军在致股东的信中明确表示,将加大对这一市场的开拓力度,并加速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之一,便是汉威科技对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显示,汉威科技已成为开普勒机器人的股东之一。这一消息于7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汉威科技,作为气体传感器的领军企业和综合传感器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传感器产品线早已超越了气体传感器的范畴,广泛延伸至家电、车载以及具身智能等多个领域。汉威科技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肖锋介绍,在投资开普勒之前,公司已在机器人领域布局了包括柔性触觉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MEMS压力应变片、气味嗅觉传感器(电子鼻)以及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等在内的多种传感器产品,形成了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和嗅觉的多维度产品矩阵。
此次投资开普勒机器人,标志着汉威科技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接近汉威科技的人士透露,公司早前便成立了具身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旨在整合创新资源,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传感器的研发。此次投资将使汉威科技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具身智能传感器的实际需求,加速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多适用于具身智能的传感器产品。
开普勒机器人,这家成立于2023年8月的年轻企业,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在工业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联合创始人胡德波曾就职于华为,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开普勒人形机器人专注于工业应用,致力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采用技术驱动与需求导向的双重策略,以工业场景为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开普勒研发的K2大黄蜂人形机器人,近期获得了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Figure公司CEO Brett Adcock的高度评价。此前,开普勒与汉威科技已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融合先进的感知系统与智能执行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赛道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涌入。2024年更是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发布的高峰年,包括K2大黄蜂在内的多款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在商业化方面,由于工业制造场景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容易实现落地的场景之一,同时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胡德波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虽然火热,但实现商业价值闭环是下一阶段的关键。他认为,工业场景是当前及近期商业闭环落地的理想选择,特别是仓储物流和工业制造两大领域。仓储物流用工量大,工作环境和任务单调,非常适合机器人替代;而工业制造门类众多,人形机器人可以从离散工业的支线任务中寻找机会。
在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传感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K2大黄蜂的力觉灵巧手为例,该灵巧手单手拥有11个关节自由度,单指配备25个力触点,并搭配六维力手腕,使其具备仿生触觉感知与精准力控能力。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对外部环境感知的需求日益迫切,与之相关的各类传感器市场机遇也将加速到来。
肖锋透露,汉威科技的柔性电子皮肤产品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展开合作,并已向部分厂家进行小批量供货。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具身智能领域,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感知支持。
开普勒机器人则表示,与汉威科技的合作将进一步释放双方在感知系统与具身智能方面的技术积累,通过将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与自主可控的机器人平台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下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向规模应用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