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桃子以其饱满多汁、香甜可口的特性,成为了大众喜爱的时令水果。然而,桃子之所以甜蜜,其背后的科学奥秘却鲜为人知。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分子园艺》上发表,揭示了调控桃子蔗糖积累的关键分子机制。
桃子的甜度是影响其口感与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研究员韩月彭指出,桃子的甜味主要源自蔗糖,但这只是表象。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对于桃子如何积累蔗糖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了解。通过对桃基因组的深入分析,韩月彭及其团队在控制桃果实糖含量的关键基因区域,发现了一种名为PpbZIP18的特殊蛋白质,在蔗糖积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月彭进一步解释,团队对PpbZIP18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通过激活蔗糖合成酶基因PpSuSy1和糖转运蛋白基因PpST1的表达,来调控桃果实中蔗糖的积累。具体而言,PpSuSy1基因负责蔗糖的合成,而PpST1基因则负责蔗糖的转运,这一发现揭示了果实内糖合成与积累的详细生物学过程。
韩月彭强调,这一研究不仅让我们对桃果实变甜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为培育更甜、风味更佳的桃子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宝贵的基因资源。这一科研成果无疑将为未来的桃子育种工作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