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褚君浩院士:从传感器到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科研探索

   时间:2025-07-06 00:13:17 来源:太空与网络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科学院2025跨年科学演讲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发表了一场题为《放飞科学梦想,迎接智能时代》的精彩演讲。褚君浩,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领听众探索了从工业革命到智能时代的历史变迁。

褚君浩首先回顾了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机械化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19世纪的电气化革命,从实验室出发,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推动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20世纪的信息化革命,以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等科学为基础,促进了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如今,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门槛上——智能化时代。

褚君浩指出,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特征是智慧融入物理系统,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智能化系统依赖两大核心技术:实时感知技术和智慧分析技术。前者通过传感器和芯片实现,相当于人的五官;后者则通过模型分析和大数据分析完成,相当于人的大脑。两者结合,便形成了智能芯片。

在传感器领域,褚君浩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应用,如汽车中的压力、温度、位置等传感器,以及MEMS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特别是MEMS传感器,因其微小结构和高灵敏度,在血压计、呼吸机、手机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光电传感器,则利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实现光电转换,制成各种探测器,如太赫兹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等。

褚君浩特别强调了红外传感器的重要性。红外传感器能够全天候拍照、非接触测温,并通过光谱纹识别材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高铁安检中,太赫兹人体安检设备利用红外技术检测违禁品,对人体无害且可多次探测。红外传感器还在气象观测、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褚君浩还分享了自己从“小草”成长为科学家的经历。他从小对自然充满兴趣,尽管小时候功课并不突出,但他凭借勤奋和努力,最终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并在汤定元先生的指导下,投身于碲镉汞窄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研究。通过自主创新,他和团队在碲镉汞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红外探测器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演讲的最后,褚君浩寄语广大青年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要调动内心动力,培养科学兴趣,树立远大志向,融入时代潮流,与祖国的科技发展同频共振。他强调,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