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中的一个专题论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中国科技会堂如期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发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负责具体实施,得到了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及《汽车工程》期刊的大力支持。
论坛聚焦动力电池的多个核心议题,包括电池安全性的深入探索、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进展、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创新,以及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策略。来自全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动力电池安全与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这些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促进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创新与产业的深度结合。
论坛活动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戴海峰教授主持。上午时段,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出席并发表了开幕致辞,随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带来了主旨演讲。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也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了精彩的邀请报告。
下午时段,上海理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讲师和教授们继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特别清华大学副教授冯旭宁主持了一场圆桌讨论,来自河北工业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及清华大学的专家们,围绕动力电池材料创新路径、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性能优化以及热失控风险防控与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专家们不仅探讨了钠电池、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的优缺点,还就低温下锂枝晶问题提出了脉冲加热、在线检测、热管理及相变材料等解决方案,并强调了电池安全保障需从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还通过深入讨论技术创新与应用中的难点问题,促进了各研究方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中国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