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智能网联新时代,成为推动当地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青岛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9.7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到了1.44个百分点。
这一显著增长背后,是青岛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加速转型。统计显示,前五月青岛整车产量达到39.04万辆,同比增长50.1%,产值442.85亿元,增长20%。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732.9%至16.33万辆,产值也飙升229.3%至106.79亿元。新能源汽车在青岛整车产量中的占比已超过40%,预示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青岛紧跟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步伐,不断升级产业链,依托强大的整车制造基础,构建起面向未来的高效协同产业链。这一战略不仅体现在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的转型上,还体现在一系列新项目和新车型的投产上。例如,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新能源产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青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西海岸新区,一条涵盖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
在青岛的另一个汽车产业重镇即墨,奇瑞青岛基地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季度整车产量同比增长139%,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激增175%。随着冲压车间二期建设的推进,基地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青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紧密协作。以一汽解放JH6升级版新车为例,其车身减重400公斤的成就,得益于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22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而这些创新大多源自本地零部件企业的贡献。青岛宇远新材料、青岛林达科技等企业在轻量化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上,为整车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青岛汽车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三极支撑”格局,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汽车生产基地均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吸引了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青岛还积极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对接合作,打造覆盖全市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平度市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要集聚地,通过举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需对接大会等活动,促进了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
青岛汽车产业的未来布局同样令人期待。在动力电池领域,青岛中科源本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高性能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经试生产,标志着青岛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整车制造企业的改造升级也在持续进行。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启动了宝来全新车型项目改造,解放青汽启动了一汽解放微型商用车项目建设,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也在酝酿新一轮智能制造升级。
在智能网联领域,青岛同样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召开,吸引了多个重量级项目的签约落地,为青岛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青岛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正以全产业链思维重构竞争优势,致力于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打造核心增长极。青岛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