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火爆订单背后的产能焦虑:雷军如何应对交付难题?

   时间:2025-07-09 18:51:1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汽车YU7上市初期订单爆棚,市场反响热烈,短时间内即突破数十万台预订大关,这一成绩无疑在国内汽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然而,订单量虽高,实际交付能力却成为小米面临的一大考验。

据小米汽车官网信息,目前YU7 Max版本的最短交付周期需45至48周,意味着消费者现在下单也要等到2026年5月才能提车。而标准版YU7的提车周期更是长达59至62周,超过一年时间。已经上市一年多的小米SU7车型,其交付周期也普遍超过半年。

小米汽车的火爆程度令人咋舌,但同时也暴露了其在产能上的严重不足。在新能源车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消费者对于等待时间的耐心愈发有限。试想,一款车型每年都有可能经历配置升级或外观内饰调整,让消费者等待一年提车,无疑是对其耐心的巨大挑战。

7月6日,小米YU7正式开启交付,小米创始人雷军亲自为首批车主交车,场面隆重。然而,首批交付的车型均为提前生产的准现车,颜色和配置均受限。对于渴望尽早提车的消费者而言,这些限制无疑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更令人糟心的是,不少消费者在抢单时遭遇系统误导。系统显示“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导致不少消费者在交付定金后选择锁单。然而,三天后系统才给出准确的排产周期,部分消费者发现排产已安排至42至45周后。此时若想退单,5000元的定金已无法退还,这一规定在汽车市场内普遍存在,但在此次事件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面对小米汽车的产能困境,友商们纷纷采取行动,试图从小米手中抢夺订单。多家车企宣布,针对已预定小米YU7等车型的用户,如转而购买自家产品,可享受退订补偿政策。蔚来、乐道、萤火虫等品牌纷纷推出定金补贴措施,极氪汽车则提供价值5000元的APP积分作为补偿。

小米汽车采用自建工厂生产的模式,目前所有产能均依赖一期工厂。尽管SU7热销推动产能爬坡,但一期工厂已接近极限。二期工厂虽已建成,但初期产能有限,且需经历产能爬坡阶段。三期工厂及上海、武汉生产基地尚在规划中,远水解不了近渴。

有网友提出,小米可考虑收购破产的造车新势力,利用闲置生产线快速提升产能。这一建议虽看似可行,实则风险重重。倒闭企业常背负巨额债务,员工安置、供应商欠款等历史包袱可能远超收购成本。车企产线多针对特定车型设计,改造费用与时间可能接近新建成本。

因此,小米汽车如何在保持市场热度的同时,快速提高产能,确保订单顺利交付,成为其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