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软再次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此次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9000名员工,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微软CEO纳德拉在紧急会议上透露,目前已有20%到30%的代码由AI生成,这一技术变革对微软的业务结构和人员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7月5日清晨,许多微软员工在收到裁员邮件后陷入了震惊与不安。仅仅几个小时后,公司便召开了紧急会议,正式宣读了裁员决定。这距离微软上次裁员仅过去数月,5月份时微软已裁减了6000名员工,加上本次裁员,今年微软累计裁员人数已达1.5万人。
在中国市场,微软中国css部门也受到了波及,上海和无锡两地共有7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一消息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唏嘘不已,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巨头如今也陷入了裁员潮。
关于AI在微软内部的应用,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网友指出,测试代码中有50%是由AI生成的,而测试代码占总代码的50%,因此AI实际上生成了25%的代码。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认为这一比例可能有所夸大。
还有网友担忧未来微软是否会大量采用印度员工+AI的组合,以降低人力成本。不过,也有网友调侃道:“如果AI生成的代码真的比印度员工写得还好,那微软或许真的可以考虑这一方案。”
在裁员赔偿方面,微软此次的补偿方案显得颇为慷慨。根据方案,被裁员工将获得N+4+1+(2)的赔偿,其中“2”代表就业缓冲赔偿。如果在7月11日前签字,还将额外获得两个月的签字费,因此最终到手赔偿为N+7。这一赔偿方案在外企中堪称典范,甚至有网友戏称其为“恶意赔偿”。
然而,在裁员风波中,微软也遭遇了一个小插曲。一位高管在被裁员工分享会上建议利用AI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失业带来的情绪负担。这一建议立即引发了众怒,许多员工认为这是对被裁员工的极大不尊重,甚至有变相利用员工为AI做业绩的嫌疑。
回顾微软近期的裁员历程,不难发现公司在业务调整和人员优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从游戏部门的1900人裁员,到绩效末位淘汰的2280人,再到降本增效的6000人大裁员,以及本次的9000人裁员计划,微软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成本。
尽管微软Q3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8%,达到258亿美元,但裁员消息仍对股价产生了一定影响。裁员当日,微软股价下跌0.2%,市值暂时稳定在3.65万亿美元左右。这一波动再次提醒人们,科技行业的变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