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纯电车悄然走红:为何懂车人士更偏爱简单省事的纯电驾驶体验?

   时间:2025-07-11 11:16: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市场上关于“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为现实、稳妥”的言论不绝于耳,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却悄然攀升。

回顾今年上半年,不少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表现平平,而诸如比亚迪、小鹏、小米等纯电动车品牌,却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销量数据上,更在一些新能源车友群体中产生了微妙变化——不少曾经的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主,悄然换上了纯电动车。

这一转变不禁让人疑惑:为何在许多人眼中“最省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未获得那些真正懂车、懂趋势的人的青睐?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事实上,虽然理想、问界等品牌凭借增程式混动技术取得了不俗的销量,甚至在某些月份销量直逼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但这些品牌主要聚焦于高端市场,用户基数相对较小。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20万元以内的“主战场”时,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转向纯电动车。

以小米SU7和Yu7为例,前者上市近一年仍供不应求,提车用户已排至明年;后者更是在开售一小时内,大定订单就突破了28.9万辆。这两款车型均为纯电动车,而非增程式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究其原因,不少前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主表示,这类车型在实际使用中并未达到预期的“两全其美”,反而有些“两头不讨好”。城市通勤时,电池续航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在极端天气下;而上了高速,亏电油耗又居高不下,且发动机噪音较大。车主还需时刻关注充电与加油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不省心。

随着充电桩的日益普及和快充技术的不断进步,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性价比进一步降低。以比亚迪为例,其推出的兆瓦闪充技术,可在5分钟内补充400公里续航,并已率先在汉L、唐L等车型上搭载。同时,比亚迪还与多家充电运营商合作,共同推进兆瓦闪充生态的普及。

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使用门槛也相对较高。车主需要具备固定的充电条件,如家中或单位能安装充电桩,才能保证日常通勤以电为主。然而,这一条件并非所有车主都能满足。对于那些无法安装充电桩的车主来说,他们可能每天都在烧油,而非预期的用电行驶。

更重要的是,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需要车主花费更多精力去管理。何时充电、何时加油、亏电状态如何应对等,都需要车主时刻关注。这种繁琐的管理方式,让不少车主感到疲惫不堪。

相比之下,纯电动车则以其简单、省事的“傻瓜式体验”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们无需考虑复杂的充电与加油问题,只需定期充电即可满足日常通勤需求。这种便捷性,正是许多消费者所追求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