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东低调布局汽车产业链,刘强东的无人物流闭环野心浮现

   时间:2025-07-12 22:51:5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则关于京东低调涉足汽车制造领域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京东宣布成功自研了一款名为“京东物流VAN”的无人轻卡,该车型据称在物流行业内拥有最大的载货量,这一创新成果迅速在行业内掀起了波澜。

与此同时,京东在多个招聘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职位信息,月薪范围高达20至75千元,年薪更是达到16至20薪,如此诱人的待遇无疑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不少人猜测,刘强东此次或许是真的要在汽车领域大展拳脚了。

事实上,京东对于汽车行业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早在2015年,京东便参与了蔚来汽车的A轮融资,此后更是在自动驾驶、养车服务、芯片平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投资,逐步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智能汽车供应链体系。

京东物流VAN的发布无疑是京东在汽车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这款无人轻卡搭载了比亚迪商用车定制的线控底盘,配备了先进的感知设备,包括3颗激光雷达、20颗摄像头和12颗毫米波雷达,实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其24立方米的超大货仓和最高1吨的载重能力,在自动驾驶物流领域堪称翘楚。相比传统4.2米货车,京东物流VAN的货箱容量增加了约30%,同时省去了人力和油费成本,预计可节省约60%的运输成本。

京东物流VAN主要用于承接物流过程中的“传站运输”,如将集散中心的包裹运送到社区前置仓,或将大件商品从仓库运至配送终端。目前,这款无人轻卡已在北京、广州等30个城市开始试运营,并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上千台的部署。

除了产品本身,京东在招聘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同样引人注目。算法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岗位年薪丰厚,且附带生育补贴、子女教育金、安居计划等一系列福利措施。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岗位并非仅限于实验室研究,而是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如感知算法可应用于乘用车,智能调度系统则可复用于Robotaxi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近期还注册了名为“Joyrobotaxi”的新商标,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表明了其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野心。结合此前推出的“独狼6.0”末端配送车和“飞狼”无人机,京东已经成功打通了“干线-支线-末端”三段物流,实现了全链条无人物流闭环。

刘强东对于汽车行业的关注并非一朝一夕。早在蔚来汽车初创时期,他便果断参与了A轮融资,并一直保持着对汽车行业的密切关注。近年来,京东不断投资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相关企业,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链。

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并非仅限于整车制造。通过自建物流体系、推出物流无人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等方式,京东已经悄然将业务拓展至汽配供应链、售后服务、企业用车采买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京东养车”品牌的推出,更是将京东的触角延伸到了汽车后市场。

刘强东对于京东的定位十分清晰:京东并非整车制造商,而是一家以供应链起家的技术服务型公司。因此,京东在汽车领域的策略并非直接参与造车红海竞争,而是借助技术、场景和服务的组合拳,构建起“出行+物流+服务”的完整闭环。

这一策略在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京东不仅与比亚迪等车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物流车、乘用车渠道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还不断扩大车企朋友圈,与特斯拉、东风岚图、神龙汽车等车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京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无人能复制的物流体系。通过自营仓储和一体化配送体系,京东实现了全国大部分区域的次日达、隔日达服务。这一底层支撑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为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京东物流VAN的推出,更是将京东的物流体系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自动驾驶轻卡替代人工调度,京东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出错率,还能够在高峰期顶替人工,维持物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展现了京东在汽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前瞻视野。

如今,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从投资蔚来到推出无人轻卡,从整合汽配供应链到打造“京东养车”品牌,刘强东一路走来,步步为营。京东的逻辑十分清晰:不一定要做整车制造商,但一定要成为智能出行产业中最懂供应链、最强服务能力的企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