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速充电难!新能源车主端午假期遭遇续航焦虑大考验

   时间:2025-07-14 14:18:2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端午假期接近尾声,老王坐在电动汽车内,服务区电子屏上的“预计等待3小时”字样如同火焰,灼烤着他焦急的心。空调虽凉,却难以平息他内心的烦躁——这已是他在高速公路上第二次因充电问题受困。后座的孩子饿得啼哭不止,妻子滑动手机屏幕,不满地嘀咕:“谁说电动车省钱?省下的油钱全耗在排队上了!”

老王的遭遇并非孤例。今年端午假期,高速公路充电桩前的平均排队时间达到了47分钟,热门线路更是长达两小时以上。一位车主在社交媒体上无奈感叹:“3小时只开了100公里,充电又要耗上2小时,这哪里是出行,简直是历劫!”更令人心塞的是,当燃油车轻松驶离时,电动车主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电量迅速下降的屏幕——堵车时,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大打折扣。一辆标称续航600公里的车,在堵车8小时后电量几乎耗尽,实际行驶距离不足150公里,一旦开启空调,电量更是如流水般消逝。

为何高速公路成了电动车的“试金石”?续航虚标问题在堵车时暴露无遗。CLTC标准下的“实验室续航”虽然光鲜亮丽,但在实际的高速堵车环境中却大打折扣。低温、空调使用以及频繁启停导致能耗激增60%以上。有车主实测,一辆标称续航700公里的车,在堵车8小时后实际行驶距离仅为112公里,续航缩水超过80%。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厂商往往将责任归咎于“天气原因”,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充电桩的问题同样棘手。全国服务区平均仅配备6.8个充电桩,却需满足成千上万辆车的充电需求。更令人沮丧的是,其中17.3%的充电桩处于故障状态,真正可用的快充桩仅占六成。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更为显著:东部地区充电桩覆盖率高达98%,而西部地区则不足80%。有车主连续跑了三个服务区都未能找到可用的充电桩,最终电量耗尽,不得不呼叫拖车——一次救援费用高达1250元,半年省下的电费瞬间化为乌有。

电动车的经济性在堵车时荡然无存。平时宣扬的“每公里省35%”在长假期间成为空谈。电动车充电需要1小时加上排队2小时,而燃油车加油仅需5分钟;电动车的救援费用比燃油车高出32%,省下的油钱远远不足以弥补这些额外支出。精算专家对此表示无奈:假期驾驶电动车长途出行,无疑是花钱买罪受。

争议随之而来:是该骂电动车,还是该骂配套设施?燃油车车主在嘲讽“电动爹”时,却选择性地忽略了燃油车在堵车时同样面临油耗翻倍、积碳伤发动机以及尾气污染等问题。真正应该指责的是车企夸大宣传续航却不明确说明适用场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电动车销量的快速增长。

对于车主而言,一些实用的建议或许能有所帮助。首先,不要轻信“实验室续航”,购车前应查阅真实车主在堵车情况下的续航反馈,尤其是冬季和高温环境下的数据。其次,规划路线时要果断,电量低于30%时就应寻找充电桩,并预留至少50公里的冗余里程以应对突发情况。最后,对于长途出行有刚需的车主,可以考虑选择混合动力车型,如增程式电动车,在堵车时可以用油发电,有效减轻续航焦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