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政部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我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进展与规划。据悉,“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已成功完成了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并为84万户老年人提供了购置适老化产品的补贴,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今年专门拨付了3亿元作为引导资金,旨在促进该服务的普及与优化。此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生活的深切关怀,也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充分释放银发消费潜力,民政部与商务部携手,将于7月至12月期间联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同时促进养老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民政部印发了《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养老机构在面对各类紧急情况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要求。特别是在汛期,民政部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确保各地能够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告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优先转移安置受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与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养老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37.2万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数量已近3.1万家。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养老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持续攀升,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高峰。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将更加迅猛。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的养老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别拥有超过3.5万家、3万家和2.7万家相关企业。这些地区不仅经济发达,而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天眼查数据还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养老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4.41%。这一数据提醒我们,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养老企业的监管与指导,确保他们能够依法经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