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锅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巴奴火锅作为一股清流,正式踏上了IPO之路。与众多火锅品牌扎堆上市不同,巴奴以其独特的定位和策略,在市场中独树一帜。
在众多火锅品牌纷纷推出低价套餐以吸引消费者时,巴奴却坚守高端路线,人均客单价远超同行。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巴奴的人均客单价高达148元,较海底捞高出45%。尽管在一线城市有所下调,但仍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这种高价策略,无疑让巴奴贴上了“贵族火锅”的标签。
巴奴的差异化策略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在于其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从采用特殊技术制作的毛肚,到精选天然食材的羔羊肉和黄豆芽,巴奴为每一道菜品都赋予了新的故事和价值。然而,这种高品质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和运营压力。自建供应链、选址核心商圈、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都使得巴奴在盈利上面临挑战。2022年至2024年,巴奴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9%、6.8%、8.5%,虽逐年提升,但仍低于海底捞。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巴奴却在下沉市场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招股书显示,巴奴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量的近八成,且经营利润率高于一线城市。这表明,下沉市场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成为了巴奴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随着新店开业热潮的褪去,复购率将成为巴奴在下沉市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会员体系运营方面,巴奴也面临着挑战。为了提升用户消费频次,巴奴对会员权益进行了调整,但这一举措却引发了一些高端会员的不满。他们表示,会员权益的减少和菜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同时,巴奴在一线城市的翻台率和单店销售额也呈现出下滑趋势,这进一步加剧了其运营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巴奴开始加速扩张步伐。招股书显示,巴奴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分别新开40家、50家和60家直营门店。这一扩张速度几乎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然而,与快速扩张相伴而来的是供应链和运营管理的考验。目前,巴奴的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75%,这意味着只有实现规模化扩张,才能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和提升上游议价权。
值得注意的是,巴奴在外卖业务和子品牌探索上相对保守。至今没有开放外卖业务,而曾经尝试的“超岛自选火锅”和“桃娘小火锅”也未能掀起太大水花。这表明,巴奴在多元化发展方面仍需谨慎前行。
尽管如此,巴奴仍然坚持自己的高端路线和差异化策略。在下沉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加速扩张步伐、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些举措都将成为巴奴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港股餐饮企业上市热潮的推动下,巴奴能否成功冲击IPO,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