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物流行业巨头顺丰速运的内部变动与合作调整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多方消息透露,顺丰的首席市场官(CMO)徐本松因涉嫌“重大异常事件”已被公司降级并调离原岗位,这一变动已向公司内部相关部门进行了通报,并由顺丰集团原首席信息官(CIO)耿艳坤接任CMO一职。
与此同时,顺丰与电商巨头拼多多的合作关系也出现了波澜。7月初,有消息传出拼多多与香港顺丰的合作已经终止。拼多多官方客服迅速确认了这一消息,并指出双方的合作在6月30日到期,之后香港顺丰将停止为拼多多提供本地集运物流服务。拼多多方面表示,合作终止后的订单将转由其他快递公司继续派送,以确保配送时效不受影响,并将为每位未完成订单的用户发放3元无门槛优惠券作为补偿。
拼多多自进入香港市场以来,一直通过补贴跨境物流费用来吸引消费者,其中香港顺丰作为四家指定合作集运服务商之一,扮演了重要角色。用户选择香港顺丰服务可享受内地至香港的免费运送,满足自提尺寸要求的包裹运费全免,超出部分也有运费优惠。此次合作终止,或许意味着拼多多正在寻求更灵活、更具成本效益的物流解决方案。
顺丰近期还因运费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6月17日,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报道指出,顺丰快递在荔枝主产区广东的运费高昂,甚至超过了荔枝本身的价值。报道中提到,顺丰按距离收取保鲜费,广东省内每单3元,省外每单5元,这一费用引发了果农和商家的不满。与其他快递公司相比,顺丰的保鲜费和整体运费成本较高,使得许多果农和商家感到负担沉重。
顺丰方面回应称,生鲜运输环节复杂,需全程温控,这些都是硬性成本。为保障荔枝运输,顺丰在荔枝主产区投入了大量资源。尽管如此,顺丰在价格制定上仍高于同行,这无疑加剧了各方的矛盾。有观点认为,顺丰自2023年以来转向“保价为上”的经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运费价格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徐本松因涉嫌“重大异常事件”被降级调离,但他在顺丰的职业生涯中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包括云南区营运经理、四川区营运高级经理、重庆区总经理等。徐本松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5年6月6日顺丰集团在广州举办的“6·6 给‘荔’节”品牌发布会上。他在致辞中表示,顺丰将持续加大在生鲜供应链领域的投入,助力中国农产品抓住“品牌出海”的新机遇。然而,仅10天后,《经济参考报》便曝光了顺丰快递运费高于荔枝价值的问题,此后徐本松未再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针对徐本松的降级调离事件,顺丰集团尚未作出正式回应。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上市公司需就重大事件及时公告,以确保投资者获得准确信息。因此,市场普遍预期顺丰集团将在不日发布公告,披露CMO变动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