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软印度分部的员工爆料称,在一场极为简短的线上会议中,公司突然宣布了对薪酬计划的重大调整,将原有的“S”计划变更为“T”计划,这一变动实质上导致了员工薪酬的大幅缩减。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决策并未提前通知或与员工协商,且明确表示不接受新计划的员工需自行寻找新职位。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关注,因为印度此前被视为硅谷裁员潮中的受益国,特别是印度裔高管掌舵的微软、谷歌、IBM等企业,在削减美国本土和中国区岗位的同时,增加了对印度的招聘力度。年初,微软CEO纳德拉还宣布将在印度投资30亿美元,以扩展Azure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能力。
然而,仅半年时间,微软启动了新一轮的全球裁员计划,印度的“避风港”地位似乎不再稳固。尤其是在微软全面押注AI的背景下,印度员工能否继续免受裁员影响,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事实上,微软的动荡早已显现。年初,微软已宣布了一轮基于绩效的全球裁员计划,裁员人数超过2000人。尽管当时印度和南亚区总裁明确表示裁员不会波及印度员工,但此次薪酬计划的调整无疑给印度员工敲响了警钟。
7月初,微软再次以“优化管理层级、提升敏捷性”为由,宣布了新一批裁员计划,涉及9000个岗位,覆盖不同部门、地区和层级。据透露,中国区也受到了波及,微软中国CSS部门在上海和无锡裁员700人,提供了丰厚的裁员补偿。
此次裁员中,销售部门和Xbox游戏工作室成为重灾区。随着微软加速向AI转型,销售岗位的存在必要性大大降低。同时,游戏业务也面临着增长乏力的困境,订阅服务XGP的用户增长疲软,对老游戏的依赖严重,新内容缺乏轰动性效应。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微软在AI领域的进展仍受到了市场的积极认可。Azure云计算业务增长迅速,处理的AI token数量同比大幅增长五倍。纳德拉在财报会上表示,AI助手Copilot的付费用户渗透率已达35%,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为公司贡献大量营收。
然而,Copilot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微软内部员工对Copilot的效果持悲观态度,认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并不如预期。同时,数据安全也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AI助手需要访问大量数据来提供决策支持,这无疑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在微软印度分部,薪酬计划的调整也引发了员工对AI替代的担忧。尽管印度员工的薪酬相对较低,但AI工具的成本更低,且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因此,一些支持性岗位,如销售专员、客户成功专员等,成为了AI替代的潜在目标。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岗位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内,全球41%的公司将因AI而缩减员工规模。为了争夺AI精英人才,科技大厂开出了天价薪酬,而大量初级员工则陷入了被AI取代的焦虑之中。
作为AI时代的领头羊之一,微软如何处理AI和员工的关系,无疑将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在资本市场和同行竞争的压力下,微软需要平衡AI的价值和人的作用,以避免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