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行业内几则关于造车新势力“复活”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先是威马汽车,在沉寂数年后,突然传出“复活”的消息,并伴随着所谓的“新威马”经营规划的披露。紧接着,去年底遭遇“闪崩”的极越汽车也似乎有了复苏的迹象,其CEO夏一平在社交平台上重新活跃起来,频繁更新与极越汽车相关的内容。
然而,这些看似积极的消息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疑问。威马汽车的“复活”消息与宝能集团紧密相关,而宝能在造车领域的历史可谓是“屡战屡败”,其接手威马的消息让人不禁怀疑这张“复活卡”的真实性。宝能自身的财务状况也堪忧,背负着巨额的限制消费令和执行金额,使得人们对威马的未来更加担忧。
相比之下,极越汽车的复活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自4月起,极越高层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重组的消息,而7月初的企业名称变更和新增吉利为股东,更是给外界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吉利是否会重启极越,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吉利在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一个吉利”的战略,是否会重新培养这个曾经“闪崩”的品牌,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造车新势力的频繁倒闭,给行业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无论是威马汽车的售后停摆,还是极越汽车的“闪崩”,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这些事件不仅引发了外界的口诛笔伐,也让消费者对造车新势力的信心大打折扣。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尽管整体产销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市场份额的竞争却日益激烈。即便是曾经的王者级车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那些需要解决信任危机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非易事。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重建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