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生态成香饽饽,小米OPPO等车企座舱大战即将上演

   时间:2025-07-16 11:46: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智能汽车领域,尽管部分车型的原生车机互联功能受限,但车主们并未因此止步,他们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外接转换盒子。搜狐汽车在电商平台上发现,各类转换盒子琳琅满目,其中CarPlay转换盒尤为抢眼,稳居销量排行榜前列,紧随其后的是适配vivo等品牌的CarLife转换盒以及华为Hicar转换盒。

在众多手机品牌中,苹果在智能汽车领域显得尤为特殊,备受车企青睐。尽管从市场份额来看,苹果手机难以与安卓阵营相抗衡,且其封闭的系统架构增加了兼容难度,但苹果用户却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智能汽车消费群体。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份额遥遥领先,且在高收入人群中,苹果手机的持有率同样占据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苹果并未涉足造车领域,这使其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构建的生态系统中,智能汽车成为了一个待填补的空白。对于车企而言,能够无缝接入苹果生态的智能汽车品牌,无疑将更具吸引力。小米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YU7车型的下订用户中,苹果用户占比高达52%。

然而,兼容并不等同于深度融合。目前市场上的多数转换盒子仅能实现形式上的互联,如投屏和语音控制,而真正的数据共享和生态融合仍有待提升。消费者对于智能座舱的配置需求日益增强,他们渴望获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驾驶体验。J.D.Power的研究显示,用户对智能座舱中的高渗透配置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意愿,而智能驾驶相关配置的吸引力则相对较低。

为了实现更加智能的座舱体验,不同智能设备间的数据打通和优化成为未来趋势。汽车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户,结合数据挖掘和AI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MG与OPPO联合发布的智行车机互联生态系统,能够通过AI智能学习用户习惯,主动推荐通勤路线和停车服务。然而,跨体系的数据交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缺乏统一的接入标准、通信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成为制约因素。

在国外市场,已经出现了关于数据交换的争议。多家汽车公司表示,他们不打算将苹果最新的车载软件系统CarPlayUltra添加到车辆中,因为这些公司认为该系统获取了过多的车辆信息。尽管中国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用户对智能化体验更为重视,且车企与座舱系统提供商之间通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在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中,类似的矛盾仍然可能浮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