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折叠屏iPhone来袭,2026秋预计量产,售价或破1.5万人民币

   时间:2025-07-16 11:59:3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苹果折叠屏iPhone的脚步声渐行渐近,这一消息在科技圈内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多方消息透露,苹果首款折叠屏设备的研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关键供应链信息、预期售价及发布时间框架已逐渐明朗。

折叠屏iPhone的供应链布局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对于折叠屏设备而言,屏幕折痕与耐用性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报告,苹果选择了三星Display提供的“无折痕”解决方案,而非自主研发,以确保产品能在2026年下半年顺利实现量产。这一决策背后的关键,在于三星提供的铰链技术,其设计能有效分散和控制折叠时的应力,从而大幅度减少折痕的产生。

尽管苹果一贯倾向于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但在折叠屏领域,三星Display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据报道,三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专为苹果生产的面板生产线,并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供货。这一举措无疑为苹果折叠屏iPhone的量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技术难题得到解决后,价格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瑞银在最新报告中,对首款折叠屏iPhone的定价进行了预测。通过对三星Galaxy Z Fold特别版物料成本的拆解分析(约790美元),瑞银预估苹果折叠屏iPhone的物料成本将略低4%,达到759美元。基于此,瑞银认为其最终定价将在1800至200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为12911至14346元。然而,考虑到增值税等因素,国行版本的定价预计将在14600至16210元之间,接近1.5万元。

尽管价格依然不菲,但相较于此前传闻的2000至2400美元,这一价格区间显然更为“接地气”。瑞银还预测,这款产品的初期销量可能在1000万至1500万部之间。然而,对于苹果而言,真正的挑战并非制造出一款折叠屏手机,而是如何说服消费者“为何需要一台苹果的折叠屏设备”。在一个已不再新鲜的市场中,仅凭“无折痕”技术显然不足以打动人心。

回顾苹果历史上的成功产品,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Apple Watch,它们都不是品类的开创者,硬件参数也并非当时最强,但最终都凭借创新的用户体验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在折叠屏iPhone上期待。苹果能否再次定义折叠屏设备的体验,为行业树立新标杆,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相较于无折痕技术,iOS系统能否为这款新形态的iPhone注入灵魂,才是决定其能否支撑近1.5万元售价,并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的重要因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