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近期传来了一股新的风潮,东风日产N7在短短五十天内大订突破2万台,刷新了合资品牌纯电车型的销售记录。与此同时,马自达EZ-60的订单量也迅速攀升至3万,成为市场中的一款小热门。这些迹象表明,在自主品牌与新势力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曾被外界不看好的合资品牌正以惊人的速度卷土重来。
回顾近年来新能源市场的变迁,主流合资车企经历了诸多波折与调整。然而,今年上半年,合资品牌普遍呈现出回暖的趋势。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广汽丰田等领军企业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一汽丰田销量高达37.78万辆,同比增长16%;广汽丰田则累计销售34.48万辆,同比增长2.58%;一汽-大众更是以43.61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5%。丰田品牌上半年在华销量突破83.77万辆,逆势增长6.8%;上汽大众也交出了52.3万辆的成绩单,同比增长2.3%;别克品牌销量激增66.05%,凯迪拉克更是实现了257.73%的惊人增长。
面对市场份额一度下滑至30%以下的艰难时刻,合资品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们的顽强生命力。这一转变的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首先,行业竞争的加剧促使合资品牌纷纷调整价格策略。以合资B级车市场为例,多款曾经价格坚挺的车型如今都提供了大幅优惠,蒙迪欧起售价降至12.58万,别克君威更是低至10.69万起售,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的起售价也分别降至13.48万和13.78万。这些价格调整使得合资品牌在性价比方面更具吸引力。
其次,消费者市场的变化也为合资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市场流量的分散,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开始呈现多样化。部分消费者在面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热潮时保持理性,发现市场上存在多种选择。因此,当市场从追求流量转向更理性的多样性选择时,大众系、丰田系和通用系等主流合资品牌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最为关键的是,合资品牌开始放下身段,全面拥抱中国的三电智能化技术。它们与中国科技巨头合作,将产品定义权交给中国消费者,以满足中国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例如,在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等合资品牌都重点介绍了与Momenta等企业的合作。丰田更是实施了RCE体制,将产品功能定义权由中国用户主导,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等车型都实现了本土化设计。这些举措使得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找到了最佳路径,销量反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尽管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新势力的强势表现都是合资品牌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未来,合资品牌能否持续保持这种势头,让我们拭目以待。